晚上八点,南昌已被夜幕笼罩,远处闪烁的霓虹和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似乎宣告着城市夜生活的开始。而在南昌地铁1号线八一桥西站的工地上,工人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在工地几盏大功率灯泡的光照下,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记者在施工现场了解到,为保证施工进度,工地上的工人们被分成了白班和晚班两个班次,全天作业,他们默默地用辛劳和汗水为南昌轨道建设贡献力量。
工地上的故事
120名地铁工人
全是外来客都是“老手”
八一桥西站一共有120名工人,他们有不同的分工,负责整个站点的结构施工和土方开挖。站在工地上记者看到旁边有一排整齐的活动板房,那是他们的生活区,工地、工棚的变换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负责八一桥西站施工的中铁十六局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吴斌告诉记者,他是安徽人,跟他一起并肩奋斗在八一桥西站的120名地铁工人也全部都是外地人。“今年2月份进场开始施工,工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工人都参与过其他城市的地铁建设,都是地铁施工的‘老手’。目前我们的工期比预计工期提前了十多天。”
为保证施工进度,工地上的工人们被分成了白班和晚班两个班次。白班的工人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由于南昌夏天十分炎热,地下施工空气流动性差,所以只能赶早施工。”吴斌告诉记者,白班的工人工作到下午七点,然后跟晚班的工人换班,晚班的工人从晚上七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五点半。
全身汗满脸泥
“老工人”累并快乐着
晚上十点半,记者下到基坑内,这时工人正在忙碌地施工。虽然地下10多米的施工区域通风状况良好,但是灰尘依旧很大,呼吸的时候甚至能感觉颗粒状的灰尘被吸入鼻腔,眼前也是灰蒙蒙的。不到15分钟的时间,记者已经觉得呼吸有些困难,喉咙也开始变干。
老徐来自陕西,是一名焊工,他每天都要在地下工作8个小时。工作中的老徐戴着安全帽、口罩,因为焊接钢筋会有火星,他必须穿着长裤和长袖工作,脸上、胳膊上都是泥土。由于地下的温度要比地面高,老徐的汗水已经把外套浸透。
“一天最少要换两身衣服,在外面干活没一会儿,就浑身湿透了。”老徐告诉记者,他也算是地铁行业的“老工人”了,30岁时就做了一名地铁工人,至今已有28个年头。“辛苦是辛苦,但是看着钢筋一点点拼接完成,心头还是美得很啊!”
30岁的青年工人“抽空回去结了个婚”
今年30岁的康蜀林是八一桥西站的结构总工,重庆人。毕业后参与过广州、深圳的地铁施工建设。“你瞧,我们每个人的肤色都是统一的——黑色!”一见到记者,他就指着自己黝黑的脸哈哈大笑。
“我喜欢看远处楼房里发出来的灯光,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康蜀林告诉记者,他今年七月份抽空回去结了婚。“从2月进场以来就一直忙,婚前都没有准备什么,七月份匆匆忙忙地回去了一趟,结婚后根本就没时间陪妻子去度蜜月,连新房都没有装修。”
打牌,下棋,发短信,成为康蜀林下班后除了睡觉之外的几样消遣。跟康蜀林一样,许多地铁工人来到南昌几个月后,外出只有一两次;还有部分工人来了南昌好几个月,却从来没迈出过工地的大门。太忙了,没时间,是地铁工地上多数工人给出的解释。
“每天的洗澡时间成为舒缓紧张神经难得的一刻。”康蜀林告诉记者,一有时间他就会给家里打电话,千里之外的乡音,如同与亲人见面般亲切。
地铁梦渐行渐近
地铁引导南昌进行城市再造
2009年是南昌的地铁元年。7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同意南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南昌从此迈入地铁时代,“地铁”开始与南昌城市发展紧紧相连,南昌市民心中的地铁梦渐行渐近。
地铁的建设将使南昌交通拥堵的状况得到改善;城市格局将拉大,南昌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工业以此为契机实现升级换代,服务业产生“蝶变”;现有的商贸格局将打破,南昌进入立体商业时代;无论什么年龄段都能在地铁边找到想要的生活,“一站式”搞定吃喝玩乐……
南昌“十二五”规划编制专家、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告诉记者,南昌地铁可以拉开南昌的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承载力。南昌经过前十年的快速发展,对地铁有了强烈的需求,也具备了建设地铁的良好条件,要通过地铁这样的快速路来引导南昌进行城市再造。
地铁形成南昌半小时交通圈
南昌轨道交通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16年建成由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组成的十字形骨架网络,至2020年形成由1、2、3号线一期组成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第二阶段为2020年之后至远景年逐步建成全线网,4号线,5号线,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3号线二期,形成完整的轨道交通线网,实现线网规划的总体目标。
柳华告诉记者,按照规划,南昌2020年城区面积将达到3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将达到350万,要实现这一切,“必须得靠地铁”。
南昌地铁将连接城市最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及昌南、昌北双城中心与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并通过与机场、火车站、公路客运站等对外交通枢纽的衔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同时形成覆盖主城的半小时交通圈。
“当5条地铁都竣工后,南昌交通将呈现完全不同的格局,”华东交大博士查伟雄说,“届时,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将覆盖南昌地下,在中心城区,市民可以方便地搭乘地铁去想去的地方,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担心堵车、迟到。”
永远记住那些
辛勤的建设者
在地铁工地上体验了两天,看着那些地铁工人沾满泥土的背影与尘土飞扬的工地融为一体,记者真正体会到城市一线建设者的艰辛。
八一桥西站的地铁工人是千万个奋战在南昌轨道建设一线的地铁工人的缩影: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在陌生的城市里,挥洒着灼热的汗水,为自己,更为我们。
这些工人不分白天黑夜的在这种与世隔绝的地下,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不仅如此,他们还长期忍受施工时产生的噪音、泥浆等混合物散发的刺鼻气味。他们的脸上身上沾满尘土,许多工人还要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对于这些,他们没有怨言,相反,更多人脸上始终带着的是微笑。
若干年后,当我们享受着地铁带来的方便快捷时,他们也许已经收拾好行囊,奔赴下一个工地。南昌的城市交通发展离不开这些地铁工人辛勤的劳动,每一条地铁都凝结着许多地铁建设者的辛勤汗水,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