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陋习
“习惯”性闯红灯不可不治
“中国式过马路”在全国很多城市普遍存在。记者在南昌街头看到,受“羊群效应”影响,养成过街陋习的人不在少数。昨日上午9点,在象山北路民德路口,尽管有协警见亮红灯后拉绳约束行人横穿,但还是有人绕过拉绳,继续闯红灯通过。有的非机动车,见路口亮红灯时,为节省几十秒的等候时间,赶紧瞬间加速冲过路口,导致险象环生。
各交警大队每天整治交通的数据显示,市区主要路口,特别是商业街集中区域,都有此类违法情况。可以说,路口秩序到了不可不治的地步。“习惯”性横穿的过街陋习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持续整治,让每一名交通参与者都告别不文明,养成自觉文明过街的好习惯。这是交警的心声和工作目标,更是体现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参照物。
但在综合治理环节,现实中遇到的诸多不理解、不支持,给整顿又带来一系列困难。东湖交警二中队涂筱明中队长表示,整治路口乱象,先要让大家了解违法的严重性,如事故、伤亡案件介绍和数据等等。整治中,要帮助行人熟悉站在哪等红灯,非机动车停在哪才安全,并且不影响拐弯车辆通行。此外,还要注意教育、处罚相结合,通过人性化执法消除矛盾。当然,只有先从增设过街天桥着手,缓解路权冲突,市民接受难、交警处罚难的情况才会有所改善。
新规出台
两次违法要通报单位或社区
综合全国各地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优化的监管举措,南昌市交管局也出台了整治新规,通过发放违法记录卡,对违法行人展开实名制登记。其中,行人、非机动车第一次违法,先实名登记并警告教育,再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二次违法,将根据记录通报其单位或社区做曝光;三次及三次以上违法,列入“黑名单”做重点监控,并严格按规定落实处罚制度。
昨日上午,新规在八一大道孺子路口和中山路口“试水”。记者在现场看到,万先生因骑车闯红灯被抓,当交警掏出卡片要登记时,他想虚报假名蒙混过关。岂料,交警将他报出的身份证号上警务通一查,发现不是本人。万先生见骗不过去,只好服从处罚,先实名登记,再去观看教育片。在临走时,他告诉记者这种处罚方式很好,让大家心服口服。
西湖交警三中队指导员屈勇表示,整治有“三难”,一是难接受,即行人走路多年少见受处罚,面对现在整治就罚款,很多人缺乏守法意识,不配合;二是难统一,这体现在各个年龄、社会层次的违法者都有主客观原因,一律罚款容易激化矛盾;三是难执行,主要是执法不能强制扣证,也不能限制自由,造成处罚受阻。
“此次在辖区路口推广新规,能起到让行人加强自身守法观念,理解支持交警的作用。”下一步,屈勇说将视近段时间的推广成效,向上级部门建议在全市推广。
各界声音
市民:
派出所增派警力联合执法
市民李先生说,经常看见交警纠查路口闯红灯违法时,因为警力不够,出现东西向乱象被遏制,南北向又乱套的情况。“每个交警中队具备执法权的警力有限,协警只能协助纠违,不能执法,这样会导致个别人钻空子,试图规避挨罚。”李先生建议参照外地做法,每个路口在高峰期间,由辖区派出所增派警力联合执法,缓解警力不足、执法难的局面。
交管局:
改造为二次过街模式
市交管局表示,一些路口较宽,给行人过马路造成一定影响,希望政府部门支持进行相应改造,将原有的一次过街改造为二次过街模式,同时针对较宽的路口通过增设多组信号灯,提高信号灯的识认效果,提升行人、非机动车通过路口安全系数。同时,此类整治也将形成常态化,保证效果出来以后力度不减,才能保证交通陋习逐渐改善。
人大代表:
交通违法和个人利益挂钩
东湖区人大代表万江田表示,听完每次交管部门的说法,他感觉根治闯红灯违法很难,原因就是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争取建立信用档案,把交通违法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以此威慑“中国式过马路”,让人在交通违法时有所顾忌。
他山之石
在德国闯红灯 贷款利率随之提高
记者上网查询发现,不少国家都是采用严厉措施来处罚闯红灯者。在新加坡,行人第一次闯红灯,罚款金额约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第二次、第三次再闯红灯,最重可以判半年到一年的监禁。
美国各州对乱穿马路者罚款2到50美元不等,虽然数额相对不大,但处罚记录会记入个人信用记录中,终身不能抹去。
德国则没有人敢贸然闯红灯,因为闯红灯者将会面临很严重的后果。别人可以分期付款、延期支付,闯红灯者必须立即支付。别人可以向银行拿到比较长时间的贷款,闯红灯者却不可以。银行给闯红灯者的贷款利率要远高于不闯红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