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为时代所需要、为发展所服务、为大家所欢迎”的新方法,不断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提升《周末讲座》层次,打造理论教育新平台
该局的《周末讲座》已开办多年,现已成为传播新理论的平台、推广新思想的讲台、交流新经验的舞台。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努力做到:以优立学,提高讲座质量。坚持质量至上原则,讲座有计划、有重点。实行评学制度和菜单式选学办法,及时征集、采纳各方面的建议意见,对讲课质量进行评议。加大资金、设备的投入,制订系列学习制度,不断提升讲座的质量水平。名师讲学,提高讲座层次。着眼于讲座内容的前瞻性、权威性,广邀名师名家到镇江交通讲学。2006年以来,先后邀请北京大学刘伟教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文化名人余秋雨、清史专家阎崇年、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等40多位名家教授讲学,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知识,满足了机关党员干部高层次需求。联合办学,拓展讲座平台。从2008年起,《周末讲座》与镇江市委宣传部“文心讲堂”合作,共享办学场所、办学资金,走出了一条开放式教学的新路子。课堂由小变大,由原来每期140人增加到500人;范围从内到外,听众从交通系统人,扩大到广大市民,也吸引了新闻媒体的关注,使《周末讲座》走出交通系统,扩大了社会影响。
二、探索党员自主学习模式,创新自我教育的新方法
该局充分发挥党员的学习主体作用,在系统内选择了四家不同类型的单位,开展党员自主学习模式试点,探索点心式、互助式、送餐式学习新模式,见缝插针抓好学习教育,有力增强了党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有效性。“点心式”教育,搭建日积月累的学习平台。通过短平快“点心式”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教育党员群众。地方海事局“晨学三分钟”,利用每天晨点名时机学习时政要闻,有效解决了人员分散、工作范围广等工学矛盾,被称为阳光早餐。市区公路管理站推出“日读、周学、月讲”的自主学习模式,每天半小时阅读、每周一次学习交流、每月举办一期“每月一讲”活动,搭建经常性教育平台。312国道站建立“岗前半小时”学习制度,在分派工作任务时,三言两句把最新时事精神传达给大家,见缝插针地抓好党员学习。“互动式”教育,搭建交流提高的学习载体。组织“互动式”的学习交流,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主体意识。航道处开展每月一课、每课一题学习活动,各科室轮流上台主讲,有力地推进了理论学习工作化、成果化;江天集团实行互学、互助和互评“三互”活动,按照个人兴趣互学组合,党小组长一对一帮学,开展读书心得和读书笔记互评活动,活跃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送餐式”教育,拓展流动分散人员学习渠道。交工集团从公司选拔职工组成业余讲师团,深入工程建设项目部各工地进行教育培训;长江公司建立水上流动党校,把党课搬到船头上,不仅吸引了职工,还吸引了过往的船民,他们的做法在《江苏交通新闻》、《京江晚报》和镇江《党建之窗》上作介绍。
三、利用现代网络手段,拓展学习教育的新途径
该局积极利用网络教育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传播及时、应用便捷的优势和特点,有效克服了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一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扩大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在局机关和四大处建立了“党员网上学习超市”,让职工自主选用教材教参;工程建设单位为一线工程项目部和监理组开通了网络宽带,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教育;公路处、航道处、地方海事局和江天集团等单位通过LED电显平台和手机短信等途径,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客管处利用GPS平台,实时发布信息,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动态教育。二是组织网上交流讨论,提高教育引导的实效性。以局域网为阵地,开展网上大讨论。地方海事局开辟了海事心声博客论坛,发帖讨论,跟帖交流的形式,深受党员干部的欢迎。论坛开通以来,吸收会员109名,发帖898篇,涉及414个主题,成为海事检船人员的精神家园。《镇江日报》对此在头版头条作报道,该局还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推进马克思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