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辆二手车估价却相差甚远,令车主迟迟“狠不下心”将车卖掉。近日,渤海早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我国二手车缺乏评估标准,目前本市二手车市场仍然靠个人主观评估二手车价值。专家表示,即将出台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有望规范二手车评估现状。
近日,车主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春节后就想卖掉自己的马自达6,可直到现在也没敢出手,就是因为估价在二手车经销商处坐上了“过山车”。陈先生告诉记者,北辰一家二手车经销商给出的报价是9.8万元,而西青区另一家经销商给出的报价则是10.3万元。随后,他又咨询了3家经销商,给出的报价各不相同,最高的10.6万元,最低的仅有9.5万元,价格差了一万多。而且在验车过程中,陈先生也发现各家经销商的评估项目不尽相同,有的评估师只会检查汽车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有的则还要检查车辆内饰、车内后视镜等细节。同时,商家对待汽车损伤的态度也明显不同,是否存在放大缺陷恶意压价的行为让陈先生很不放心。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行业缺少标准,购车者很容易受到不良商家的欺骗。车主赵先生就表示,他去年在一二手车经销商处购买了一辆微型面包车,购买时商家表示车况很好,没想到车子到手后就问题不断,他总共花了5000元才修好。但由于购买时经销商并没有给出车况凭证,给维权带来了重重阻碍。
对此,本市空港二手车市场开发部部长陈学飞介绍,本市二手车市场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目前我国二手车缺乏评估标准,本市靠个人主观评估二手车价格的现象普遍存在,个人经验因素在车辆评估中作用较大。目前,我国首部二手车评估国家标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已通过审批,规范规定评估专业人员评估二手车时须对车身外观、发动机舱、驾驶舱等部位进行104项检查,并将评估内容与结果进行展现,将以“人”评车转变为以“标”评车。在标准实施前,消费者则可登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网站,在全国二手车诚信联盟中寻找诚信度良好的商家,放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