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市按照国际化大都市设计建造标准,制定出台实施西安市城市缓堵保畅8大方面40项具体措施:围绕治车、治人、治路相结合方式,涵盖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交服务能力、交通管理水平、交通专项整治、文明交通创建等内容,全面打造以城市道路工程、公共交通投放、现代交通管理为核心的 “三维交叉”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体系和运行网络。 城市道路工程:地下地面齐头并进 为了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体系,缓解由于快速机动化、开发强度和交通瓶颈导致的交通问题,西安市相关部门根据《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立与都市区发展协调、网络完善、组织合理、集约高效、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地铁建设方面,2005年西安市政府批准的西安市地铁线网规划为6条线路,总长约252公里,其中1、2、3号线已经国家审批并正在建设,目前,2号线北客站至韦曲站已建成投入试运营。 根据 《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在 “十二五”期间新开工建设地铁4、5、6号线3条线路,将从根本上缓解西安主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未来15条线路全部建成通车后,地铁线路总长约600公里,覆盖范围最北到阎良,最南到户县,最东到临潼,最西到咸阳,形成棋盘放射形四通八达地铁网。 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方面,西安市依据分区分层交通组织原则,构建体系完善、衔接便捷、等级匹配、交通组织合理、运输高效的道路网络,构建道路网。快速路分两级:一级快速路为“三横四纵”布局;二级快速路为 “两片、三横三纵、三横五纵”布局。今年西安市区将打通断头路7条,新建主干道5条,改造小巷30条,完成立交桥4座,道路重点工程建设6项,新建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10座。 公共交通投放:公交地铁合理布局 依据西安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公交都市”,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结构,实现公交出行比例达到50%,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达到25%;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枢纽设施,支撑城市内外交通高效转换;以枢纽引导用地布局形态,优化公共客运服务。 在公共交通方面,今年西安市投入公共自行车8000辆,新建公共停车位8000个,新增公交停车位1000个,增设微型公交线路10条以上,6月调整与地铁1、2号线重复的线路5条以上,年底前调整10条以上,增设大型社区、客流集散点与地铁站点接驳的微型公交10条以上,完成改造交叉口与公交港湾40处,年底前更新公交车350辆,安装电子公交站牌100套以上,改造交叉口及公交港湾100处。 在地铁建设方面,地铁1号线9月试运营,7月地铁2号线高峰期将发车间隔缩短至5分45秒,10月缩短至5分钟,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年底前2号线南段实现轨通电通。 现代交通管理:人机互补智能高效 目前,西安市人口850万、机动车保有量100余万辆,主城区道路交通状况除南北、东西大通道外,还有一环、二环、三环、绕城高速,呈“八卦”网状分布。 “西安每天有100万人南来北往,地铁2号线每天运输19万人,仍有80万人靠自驾或乘公交出行。”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坦言,西安缓堵保畅面临很大压力。 为此,西安市公安局计划4月完成交警 “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大主干道巡查,强化支路和街巷交通疏导,确保主要路段和二环内路段发生拥堵或各类事件时,警力10分钟内到达现场疏导交通。 ■未来 “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每季度整治交通堵点27个,将学校、医院、商场超市、客运站、货运、批发市场、加油加气站周边等作为整治重点;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动员城6区和3个开发区沿街单位、社区停车资源对外开放、错时停放40处以上,每处停车位30个以上。 6月增设停车电子诱导设施15处以上,年底前增设停车电子诱导设施30处以上。 9月出台地铁外围站点周边停车场对自驾车换乘地铁公交优惠措施。 10月新建电子警察监控200处以上;在10条主干道上实施连线信号控制,形成绿波带;规范设置出行引导与指路标牌,统一设置旅游景点指路标牌,清理不规范及乱设的标牌;编制完成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公共停车场等专项规划,推进交通管理科学化,让每一个道路标线、道路指示牌、指示灯更加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