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仅仅晒车,还是准备飙车?是外地还是深圳?飙车是严重违法行为,千万不要玩火!”3月9日晚,深圳一中学生在微博上晒“午夜飙车”照片后,@深圳交警官方微博,马上对其发出警告,并立即安排出警介入调查。
这已经是今年媒体第三次报道@深圳交警,根据网友微博晒图照片,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了。
虽然,事后调查发现,其中两宗涉及学生的案件,都是恶作剧,但是@深圳交警忠于职守的行为,还是值得赞赏的,也是值得诸多政务微博学习的。
微博作为一种“及时性”、“互动性”极强的社交工具,2009年首个政府官方微博——湖南桃源县官微“桃源网”诞生后,马上引起了各方关注,从最初个别地方、个别部门自发的微博,到官方认证的政务微博,再到政务微博发布厅,微博的功能与作用不断被强化。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与网民沟通的重要渠道,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受到政府支持和公众认可。
据《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新浪微博平台上的政务微博数量,截止2012年年底已突破6万,相比去年同期,新浪政务微博数净增41932个,增长率达231%。
数量快速的增长,固然体现着政府对微博的重视,但政务微博“冷热不均”,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却多少有些让人担心,除了@深圳交警这样的明星微博外,一些政务微博会不会变成“僵尸”?会不会又像不少政府官网一样慢慢进入到“冬眠”中?
据深圳广电集团去年底的一篇报道显示,腾讯平台上“深圳微博发布厅”的50个成员单位中,交警、公安、气象局等三部门微博粉丝总量接近百万,微博发布量突破5000条,与深圳地铁、市场监管局等“沉默寡言”,广播不足百条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上,数量庞大的政务微博,在架起一座座沟通桥梁的同时,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形式主义,概括起来现在的政务微博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最遭网民唾弃的“僵尸微博”,此类微博为开博而开博,一年难得发布一条信息;第二类是喜欢把官样文章弄成140字,应付了事,这样的微博自然无人问津;第三类是属于不务正业,整天弄点小清新,套套近乎,却从来不关心百姓诉求,不为百姓解决问题;第四类则是仅仅把微博当危机公关手段,问题来了,立马注册一个官微“以正视听”,事情过后,微博也随之被抛至脑后。
当然,也有老百姓喜欢的微博,那就是第五类了,不仅通过微博把工作延伸到网络上,而且还利用微博新媒体的特点,扩大自身影响力、与公众互动,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中来,把每个人都变成事件的当事人,使自己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强大。从中秋国庆长假8天连发700多条微博,到春节实施播报路况,再到不放过每一条违法线索,显然@深圳交警就是这样的一个市民喜欢的政务微博。
其实,我们肯定@深圳交警,不仅仅是因为@深圳交警愿意倾听市民的声音,愿意与市民沟通,获得“政务微博十佳应用奖”,而是更希望政务微博建设要从只重“数量”,转到“数量”与“质量”并重。
只有少一些装聋作哑、形式主义的政务微博,多一些关注百姓冷暖的官方微博,官员才能真正通过微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政务微博才有其存在价值,才能最大限度消除误解,增进社会共识,占领网络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