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马海村的蒙呈威家里,56岁的母亲廖良丰已经起床,在厨房生火做饭,父亲蒙焕春披着一件单薄的外衣正在堂屋的窗口前往外眺望,外面有些浓密的白雾中,梯田的影子若隐若现。
半个小时后,蒙呈威一家三口吃了点前一晚剩下的饭菜,扛着马架和背篓出了门。
村里的蒙向阳位于村子最高处的房子框架已经立了起来,正准备进行装修。装修的木料虽然山里都能提供,但水泥、砖瓦、砂石等建筑材料却需要到镇上采买,村子距离公路还有好几公里,这段山路,就需要人力一点一点地把材料背上山来。
蒙呈威今天就是去帮蒙向阳家背水泥的。
跨山溪,穿竹林,爬梯田,虽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大山里,蒙呈威在长年累月的劳作中,已经炼出了一副铁肩,背负着近百斤的重物,在陡峭蜿蜒的山路上仍然走得稳稳的。不过,当天闷热的天气,还是让他汗流浃背。
“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多了,村外通了公路,什么东西都能用车运到半山腰,少背很多路。”廖良丰在瀑布下捧了一捧泉水喝了,回过头对记者说,以前,在这大山里要想建一座吊脚楼,按照山里的算法要将近2000个人工,其中大部分人力都消耗在背运材料上山的路上,至少要花费2至3年才能建好。
“现在,村里的青壮年要么外出打工,要么举家搬迁,需要我们这种背夫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只有那些还住在高山上的人家,他们建房的时候才会用到我们。”
“在没通公路以前,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只要有把力气,都必须得干背夫的活,就连小孩子,从小都习惯背个小背篓上山下山。”已经60岁的蒙焕春感慨地说。
随着近几年桂林“村村通公路”的快速进展,山村交通条件逐步改善,背夫这样一种桂林山区最常见的“职业”,深山里曾经延续了几百年的一道风景,正与我们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