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铸辉煌
——黔东南州交警支队推进交通管理创新纪实
唐光新 贵州民族报记者 林文君
交通秩序和预防整治工作上台阶
2007年以来,黔东南州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为载体,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资金投入、宣传教育、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下降。据了解,施秉、剑河达到部级创建标准,凯里、麻江、丹寨、黎平、天柱、锦屏、台江、三穗、岑巩9个县达到省级创建标准,榕江、从江、镇远、黄平4个县达到州级创建标准,凯里市被评定为城市畅通工程D类二等管理水平。
自2010年4月份以来,支队在麻江、凯里、台江、剑河、三穗、镇远、岑巩、雷山、施秉、黄平10个县(市)的国道320线、省道308线、省道306线、县道郎西线开展了创建交通秩序示范公路活动。黔东南州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改善了创建路段的交通秩序,有效预防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据悉,各创建示范路段均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创建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事故预防是全部交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检验交管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支队认真摸索总结预防交通事故的思路和办法,在管辖道路里程、车流量增加,各项工作任务逐年加重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事故处理规范执法,基本实现了辖区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的工作目标,事故处理执法质量居全省名列前茅。
据介绍,以前由于经费不足,事故处理岗位基层民警接受培训机会少,交通工具、勘查器材等设备落后。事故处理工作一直沿袭传统作业模式,透明度不高,证据意识不强、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往往容易引起当事人上访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支队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得到改善,到2012年,黔东南州持证(事故处理资格等级证书)人员占民警总数65%,16个县市分管事故处理工作大队领导都持有中级以上资格证书,事故处理岗位民警持证率达100%。
支队还推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推行事故处理“阳光作业”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措施。如:建立事故处理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出台操作性强的《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积极协调卫生部门,选最好医院、最好医生,开辟事故伤者抢救“绿色通道”;成立由物价、交警、保险公司参与交通事故车辆损失鉴定中心,车辆维修本着自愿的原则,待车辆拆检、定损后,当事人可自行选定修理厂家;实行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检验社会化。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群众对事故处理工作满意率逐年提升。
支队提出了“向科技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不懂信息化运用,失去事故处理资格”的口号,黔东南州上下掀起信息化学习“比、学、赶、帮、超”热潮,经过十年来磨练后,信息化运用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2003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交警大队先后开通了“公安三级网”。2006年,支队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事故处理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疑难案件、工作经验网络平台讨论、交流。2007年5月,黔东南在全省率先启用“贵州省事故处理信息系统”办案,实现重特大事故案件网上审批,一般程序事故快报24小时上报率、数据信息全项率、案卷文书电子化率均达到90%以上。
支队对侦破交通事故逃逸案件极为重视,2011年,黔东南州共发生适用一般程序处理道路交通逃逸事故49起,侦破48起,总破案率为97.96%,较上一年度提高6.12个百分点。2011年省交管局作出了对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有功单位和民警予以表彰,黔东南州交警支队获表彰。
车辆管理工作日趋完善
黔东南州现有机动车28万多辆,驾驶员36万余名,每年以20%至40%的速度增加。
从2011年6月1日起,车辆管理所为自已“瘦身”,及时将汽车补换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等20多项车管业务下放到县,使县级车管所办理业务种类占所有业务种类的比例由原来的43%增加到87%。
截止2011年12月22日止,黔东南州15个县级车管所均正常开展下放业务的办理,共受理各项机动车业务58783起,比2010年同期增加15063起,增幅为34%。
为解决“检车难”、“缴费难”、“难排队”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该所及时改革车辆检验流程,对涉及车辆检验工作的多个窗口和岗位实行合署办公,让流程从“窗口外”流动变成“窗口内”流动,仅此一项措施就使检车的查验、缴费、盖章环节由原来需排队3次变成1次即可,平均每车等候时间减少7分钟,每天比原来可多检车辆39台次。
2011年,黔东南州又有4家新检测线投入使用,使检测线数量由2011年的3条增至现在的7条,增幅为133%。检测能力由去年的每天400辆次,增至每天880辆次,增幅为120%。
车管所还开通了车管QQ,在腾讯开通微博,充分利用这两大网络平台“便利快捷、即时互动”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宣传车驾管业务法律法规,解答群众咨询,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积极推动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天柱县高位截瘫残疾人杨振友2010年参加了黔东南州残疾人汽车驾驶培训班学习,2011年3月取得汽车驾驶证。11月17日,在西安举行的2011长安汽车杯两岸三地残疾人汽车场地竞技赛总决赛中,勇夺全国冠军。
这是该所积极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的结果,车管所指定一所设施齐全的驾校作为残疾人机动车驾驶证培训基地,并明确由业务能力强的干警专门负责残疾人驾驶证初次申领工作,驾驶证受理岗对残疾人考试实行全额预约,不受考试指标控制,实行“随到随考”。
2011年4月8日,黔东南州29名残疾人报名参加首批残疾人驾驶培训,通过严格考试,最终顺利拿到驾驶证。目前,共受理残疾人驾驶证考试申请59人次,其中43人次考试合格,取得C5(残疾人)机动车驾驶证,为残疾人车辆检验、办理入户车辆13台次。
州车管所严查教练员违纪违规违法行为,2011年,全州共查处乱收费教练1名,作弊考生2名,全部取消考试成绩;查处教学、考试组织混乱9次,全部按规定进行处罚。现在的黔东南州初办驾驶证的人发生事故率由原来的20%下降到8%。
交通安全宣传日益普及
自2002年以来,支队始终把交通安全宣传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和预防事故的治本之策,千方百计地向宣传要安全。2008年以来,支队因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成绩突出,被黔东南州公安局记集体三等功5次,宣传科荣记三等功1次,5人次荣记三等功。
十年来,支队先后投入了30多万资金建设大队宣传阵地,宣传阵地设置有交通安全宣传橱窗、专栏、板报、移动式交通安全宣传展板、电视、电子显示屏等音像播放设备,并放置供交通参与人阅读和取用的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等。同时,支队和黔东南州七所驾校共同出资4万元建成了车管所宣传阵地,总共设置、悬挂、张贴、摆放交通事故宣传画50块、交警提示语宣传画50幅、大型交通安全标语20条(1800平方米)、交通安全与车管业务专用宣传栏4个、电子触模屏5个、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大型显示屏一个、车管业务宣传单22种。
2011年,在黔东南州12所驾校建起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基地,在17个交警建起交通安全宣传室,在大队营区、汽车站建起了交通安全宣传栏,率先在全省用苗侗山歌宣传交通安全,得到了省交警总队表扬。
支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公共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比如以春运、元旦、春节、“姊妹节”、“吃新节”等节日、民族节日和各项专项整治行为契机,广开宣传渠道,在辖区范围内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十年来,开展大规模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7680次、上交通安全课5760次,出动宣传车3840次、悬挂横幅25000多条、张贴宣传画100万张、发放宣传资料100万份,永久性宣传标语500多条,受教育面达300多万人次。
2002年以来,支队充分运用各种有效资源和手段,进一步推进交通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五进”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
黔东南州交通民警共到乡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7360次,中小学校2600所(次),企业2050个(次),家庭600万个(次);各大队积极到酒店、农家乐、客车站、修车厂张贴悬挂20000块整治酒后驾车的宣传标语广告牌,营造了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科技强警步伐日益强劲
“科技强警”是公安机关的永恒话题,一直是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不懈的追求。十年来,支队始终紧紧围绕“科技应用于实战”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千方百计应用高新科学技术管理手段,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2003年3月,选送了84名业务技术骨干,到浙江大学学习现代管理知识。2004年,支队积极鼓励在职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民警到高校学习深造。按照“金盾工程”的要求,支队强力推进交通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在资金投入上,支队每年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定经费,以保证添加科技设备硬件的需要。2005年4月,投资400余万元,引进和建设了我国首套驾驶人自动化考试系统;6月,投资27万元建设的视频桩考系统启用,至此,驾驶人的科目一、二、三项考试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考试;8月,支队筹资80余万元,购置了12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TZ-5型移动“电子警察”,为交管部门处理该类违法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支队已建立了交通事故现场图计算机制作系统、无纸化考试系统、车管所触摸屏业务查询系统、视频宣传系统、车管民警执法质量监控系统等网络系统,使交警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向科技化管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法制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十年来,支队高度重视交管法制工作,始终强调执法质量是公安交管工作的生命线、执法质量是交警队伍建设的着眼点,充分发挥各级法制部门的职能作用。
2011年,支队与网络开发商开发了一套符合贵州省交通管理工作的执法质量网络考评系统在全省铺开使用,为全省交警系统的执法质量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搞好执法规范化建设,支队法制监督大队制定了《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全面推进道路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黔东南州交警支队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战培训计划》等文件,同时将支队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方案、个业务口的岗位标准、岗位职责、考核标准等汇编成册,下发到民警手中,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随时学习,为规范化执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支队连续多年被省公安厅交管局评为执法质量先进单位,多个交警大队被省公安厅交管局评为执法质量优秀大队、“执法示范单位”,一名民警被公安部授予“执法标兵”,因执法质量工作突出,支队长陈龙、政委刘贵荣被州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已公示);支队法制监督大队大队长钟仕鉴同志也被公安部表彰,被贵州省公安厅记三等功,大队推荐的一般程序处理的死亡交通事故、一般程序处理的非死亡交通事故、公路行政拘留案件均被省公安厅交管局评为优秀案件。
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十年来,支队坚持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取得显著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支队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5次;评为全省先进交警支队6次;两次荣获全省“安全生产单位”;两次评为“人民满意交警支队”;支队长陈龙、岑巩县交警大队原大队长吕鸽军、台江县交警大队原大队长刘熙江、黄平县交警大队大队长龙世堪等4人荣记一等功;副支队长刘黔东等16人次荣记二等功;政委刘贵荣等29人荣记三等功;10多人次荣获全省“最佳交通民警”称号;原直属大队副大队长吴涛被评为黔东南州首届“十佳民警”荣誉称号。
2009年,雷山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伍定华评为“全国交警系统第四批执法标兵”。 2011年,支队法制监督大队大队钟仕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组织推动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黎平县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王卫平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回顾十年的岁月,那是一段奋斗的历程,那是一段与时俱进的过程,它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辉煌。但辉煌的过去并不代表未来的成功,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立足高标准新起点,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