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街头出勤,他的车就是办公室。
一支“4050”交通劝导员队伍,被他打造成了“成都水平”。
危急关头,他一直冲锋在最前线。群众有啥困难,他慷慨解囊……
昨日7时20分,李德双迈着军旅生涯形成的特有沉稳步伐,到街头执勤,开始一天的工作。李德双是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大队长,一位从事交通警察工作20年的民警。从警20年来,“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省公安厅荣记二等功”……荣誉簿上书写了他20年为群众的忘我付出,也镌刻下了他在平凡岗位上立下的“赫赫战功”。
群众的事记心头
贫困孩子叫他“李爸爸”
正月初二,南充下着纷纷细雨,室外寒气逼人,市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完成主城区各个路口的巡逻后,时针指向8时40分,李德双决定到市西山风景区万卷楼景区看看现场秩序。当他驾驶着警车行驶到老西河大桥桥头时,突然看到桥头围着上百名群众,一些群众急急地喊“跳河了!快来救人啊!”李德双一脚急刹,将警车停在路边,跑到桥头一看,一名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女子在西河水里时沉时浮,已经奄奄一息。
此时,室外气温仅4℃,水里温度1℃左右。“一条生命啊。”李德双一见,将警服一脱,顺手从旁边一辆空车上找来一根绳子,一头拴在自己腰上,一头拴在老西河大桥栏杆上。“如果我不行了,把我拉起来。”李德双对一名群众说完,就扎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正在此时,顺庆区消防中队抢险班的官兵们赶到了现场,一名士兵朝李德双扔来一个救生圈。李德双一见,将救生圈套在身上,吃力地靠近“红衣女”,用右手一把搂住其腰,让“红衣女”的头露出水面,艰难地朝岸边游去。
西河水冰得刺骨,在朝岸边游时,李德双的右腿突然抽筋,动弹不得。“早不抽,晚不抽,这个时候抽。”李德双咬紧牙关,用左腿、左手划水,一米、两米、三米……仅仅三米远的距离,他足足游了四五分钟。游到岸边时,一位名叫任勇的群众赶来接应,将李德双和“红衣女”拉上了岸。
上岸后,李德双的右腿还在继续抽筋,嘴皮变乌,他痛得瘫坐在地上。“红衣女”则被迅速送上了救护车。在地上坐了四五分钟,疼痛缓解,李德双慢慢站起来,甩了两下腿,一步一挪地走到车里。回到家,他放了满满的一浴盆热水,在里面泡了10分钟,又让老婆熬了一碗姜汤喝下,才感觉身子暖和了起来。身子暖和后,他又走出家门,来到街头执勤维护秩序。“我水性也不好,有四五年没有游过了。”事后,李德双感到有些后怕,但救人的时候,他根本来不及多想,心里只想着救人。
“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我要叫孩子向他学习。”女儿获救后,“红衣女”的母亲魏女士感激地说。
“当时天气很冷,女子跳河后,围了100多名群众。”老西河桥头一名报刊亭老板赵小荣回忆说,这些群众也很着急,大伙先是找来了一根竹竿,想让水里的女子拉着竹竿上岸,但是水里的女子像昏迷了一样。看了网友上传的视频资料后,人民调解员雍志清认为:“他救人是正常的,不救人才不正常。”因为在雍志清的心目中,李德双一直是副热心肠。
长期以来,李德双热心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从警至今,他坚持资助一些贫困失学儿童,每学期开学时,他都要买上本子和文具用品并缴纳费用,至今,他已经资助了七八名贫困孩子。
“2010年8月5日晚上11点多,我突发中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李哥,10分钟后老哥就出现在面前,叫救护车送我到医院,一直忙到天亮,临走时还悄悄放了三百块钱在床头。”家住柳林路社区的群众王春化动情地说,在他住院的那段时间里,“老哥”李德双一下班就会到医院看他,陪他聊天,开导他。出院后,王春化给李德双送上了一首诗:“人羡钱财多,我羡李德双,不求为什么,只因其为民!”当王春化的身体好些之后,李德双又四处奔波给他找工作,如今,王春化家已脱贫,他儿子更是叫李德双“李爸爸”。
2009年5月的一天,李德双执勤路过玉带路时,看到一名小伙子蹲在路边,面前一摊血。李德双立即将车子停下,上前一看,这名小伙子满嘴酒气,原来他是饮酒后想自杀。李德双当即将其送到了医院,待小伙子醒过来后,李德双又与其谈心:“年纪轻轻的,有啥想不通的,父母养到这么大多不容易,这么就轻生了,对得起父母不?”听了李德双的劝言后,这名小伙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找了一份正经的工作干。
一位从广元来南充的游客秦亚东,在车站转车时将包掉在了出租车上,接到求助电话后,李德双立即帮助其联系出租车公司,查询车辆信息,不到一个小时,便将其包找回,包内3000元一分没少,重要证件一个没丢,回到广元后,秦亚东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一点一滴积累群众感情,一言一行践行为民承诺。工作以来,李德双共与4人结成帮扶对子,获赠锦旗11面。
车就是办公室
将协管员练成“成都水平”
如今每天走在主城区的大街小巷,路口穿着淡黄色衣服,戴着小黄帽,手里拿着红色小旗旗,吹着口哨的交通文明劝导员,成了南充街头一道风景线,他们一招一式如同警察一样标准。
主城区共有70余名交通文明劝导员,都是“4050”人员。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大队长李智伟评价说,主城区街头的劝导员队伍,倾注着李德双的大量心血。
为了让路口的交通秩序更加有序,去年5月,主城区公开招募了一批交通文明劝导员,这支队伍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如何将这么一支队伍带出来?接命后,李德双先是带着这支队伍上成都考察和训练,回南充后,又开展了半个月的集训,在训练中,不少劝导员的衣服被汗水打湿又晒干,一个动作往往要不厌其烦地练上百遍,经过半个月的训练,主城区这支交通文明劝导员终于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成为了街头一道风景线。
在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李德双负责交通文明劝导员管理,以及交通规划等工作,熟悉李德双的同事都知道,很难得在办公室看到他,一天到晚,他基本上都在街头车流、人流中察看各个交通堵点,制订交通分流方案。因此,他的车子也就成了办公室,车内堆满了文件、报纸,因为工作时间长,他常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铁肩担道义 急难时刻显身手
“好人不一定能做好警察,但是好警察一定是好人。”这是李德双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李德双认为,要当好一名警察,除了亲民爱民外,还必须在急难时候显身手,要有一身正气。2005年4月26日,市内一家纺织厂部分职工对遗留问题未处理好不满,集体上访,主城区部分道路被堵,一些市民不听劝阻,执意要通行,受到上访职工阻拦。正在道路做外围交通疏导的李德双一见,迅速冲入人群,手拿喊话器,大声宣传法律法规,作双方思想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现场的紧张气氛渐渐缓和了下来,集访的群众派出代表后渐渐散去。事态得到平息,李德双如释重负,但全身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他的事迹后来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进行通报。
去年夏天,两名青年男子喝醉酒后,跑到五星花园车流中间“跳舞”,李德双一见,当即组织另外3名民警一起上前,将两名青年男子制服,不料,当两名青年男子被带到路边后,竟吐了李德双一身。
2011年夏天,一名30多岁的男子驾驶着一辆汽车违规驶入长征路,李德双一见,要对这名男子实施处罚,不料,这名男子不仅不接受处罚,还将李德双的衣服撕破。李德双当即和其他民警一道,将这辆汽车暂扣,并将开车的男子送到了派出所。最后,这名男子被处以10天的治安拘留。“暴力抗法,是对法律的藐视,是对群众生命安全的藐视。”李德双认为,之所以要将这名男子送进拘留所,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
不仅处处维护法律的尊严,还要处处铁肩担道义。2009年10月,李德双与同事在辖区巡逻,途经北湖公园附近时,突然看到一男子手里举着一把砍刀,正在追着另一名受伤的男子不放。李德双一见,立即追上前去,一把抓住持刀男子的手,一番搏斗后将其制服。受伤男子由于体力不支和流血过多而晕倒在地,李德双一边安排民警将伤者送往医院急救,一边将歹徒送到公安机关,并向公安民警介绍了案件的前后经过后才离开。
如今已经43岁的李德双,作为一名交通警察,他是极为平凡与普通的,但是,他20年如一日坚持亲民爱民,又是不平凡的。他的荣誉一大串:1994年至今,先后取得岗位练兵个人全能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担任中队长、副大队长后,他带领、分管的中队分别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团结岗亭被授予“四川省十佳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02年,李德双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4年,他被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二等功,共青团四川省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授予其“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被市政府授予“爱民干部”;2012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一串串闪光的荣誉背后,是一步又一步坚实的足迹,是辛勤的汗水,是一名警察为老百姓所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