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交管工作模式全力构建三清山风景区平安和谐旅游交通环境”
发布时间:2013-8-29 11:25:43
在海拔1800多米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有着一支被村民、游客亲切地称为“喇叭筒大队”的交警大队—-上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直属三清山大队。作为“喇叭筒大队”的大队长,下面,我结合5年来三清山风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谈一下在创新交管工作模式中先后做出的一些积极探索和努力。
三清山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玉山县交界处,下辖三清乡、枫林办事处,共15个行政村,景区控制总面积约74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景区道路交通现状概况:人,道路交通参与人有辖区2万多名群众,他们由于长年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交通安全意识极为淡薄;也有来景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他们大都来自城市,素质高,对文明交通要求高。2009年景区接待游客227.3万人次,黄金周期间接待日游客量最高达4万余人次,交通参与人达7万人。车,景区无公共交通,辖区群众出行主要依靠摩托车、农用车、三轮车等;景区旅游以自驾游为主,组团游其次,2009年景区机动车超40万辆次,黄金周日车流量最高达1.6万辆次。路,景区旅游通车公路里程达62.5公里,既有交通设施较为完备的国家二级重丘旅游公路,又有弯多、坡陡、狭窄、泥泞的乡村土路,村道和旅游主干线大多为“T”字形。环山公路依山傍水、急弯多、视角差、长距离下坡的路段多。环境,三清山地处山区,海拔较高,长年被雾气笼罩,气候变化多样,雨天较多,冬天气候寒冷,路面常有结冰,雨后和冬季常有石块滚落公路。
大队自2005年3月组建以来,在全方位掌握景区道路交通“人、车、路、环境”的基础上,立足三清山风景区实际,与三清山同步发展,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交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和谐旅游交通环境”的思想,以人民群众平安、幸福、满意为大队的最高追求,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实现了大队自组建至今“交管服务工作零信访”、“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的佳绩。大队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先后荣获全国治理两超工作先进单位、省第十一、十二届文明单位、省春运工作先进单位、省预防事故先进集体、省公安系统优秀基层单位、市抗冰救灾先进集体、三清山申遗先进集体等36项荣誉。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年轻的交警大队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是我们紧紧依靠在总队党委的亲切关怀下、各处室的关心帮助下,在局党委、支队党委、风景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游客百姓的大力支持下,三清山交警执着“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群众百姓无限热爱,对交管工作目标无限追求”的理念,立足实际创新交管工作模式的结果。
一、创新工作理念,用忠诚赢得民心。首先,三清山作为江西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每天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素质游客,大队就是全省交警的一个服务“窗口”,交警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代表着江西交警的形象。从进驻景区那一刻,大队就率先在全省打出“江西交警”旗帜,站在“江西交警”高度开展景区交通安全服务工作。其次,我根据民警远离家乡亲人、远离机关、远离城区的特点,清醒的认识到,要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工作,必须要有执着的工作理念,创造性提出 “视三清山为自己的家,视游客为自己的亲人,视所有交通参与者为自己亲人,视百姓的生命为天”的“四视理念”。于是,找准了定位,定好了思路,紧接着的就是全身心的投入。
二、创新宣传模式,靠爱心传播文明。现代旅游文明大交通、游客的高素质、高文明与景区百姓的文化素质低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形成了突出矛盾。为此,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治本之策。为此,我立足景区实际,创新宣传模式,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一)是“喇叭筒”宣传,大队在每辆车都放个喇叭筒,走到哪,“平安问候,安全提醒”宣传工作就到哪。(二)是“平安果”宣传,大队对本地的驾驶员实行建档管理,每次召开驾驶员座谈会、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时,都会发放苹果,寓意平安果,开展祝福宣传。(三)是“警的”宣传,景区无公交车辆、村民出行不便,学生上下学往往要步行几公里,民警常用警车捎带老人、孩子。在车里民警以聊天的形式向老人、学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警察与百姓的距离,学生也常常能将警察叔叔的祝福带回家给父母,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四)是是设计了“温馨提示卡”、“平安问候卡”、“平安畅通指路卡”,写上大队的温馨祝福和提示的话语,再配上景区导游图,发放给司机,每当司机拿出卡寻找景点或查看线路时,就会再受到一次温馨的提示宣传。(五)是编写成通俗易懂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交通安全“三字经”,装裱镜框做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送给村民挂在厅堂上。这样就使得村民在进家、吃饭、喝茶聊天时都能有意或无意看到“三字经”,接受潜移默化的交通安全宣传。(六)是在景区沿线各村的主要路口建立了“港湾式”公交候车亭,在亭里张贴交通安全宣传画和不同季节的交通安全知识,方便群众候车的同时也宣传了交通安全知识,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它为“交警爱心亭”。(七)是利用旅游公路一条路宣传,大队在公路沿线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将旅游主干线建成交通安全宣传一条路。(八)是建立“一警一校”机制,民警担任交通安全辅导员,老师担任交通安全信息员,成立了“小黄帽”学生交通安全巡逻队,在校门口设立永久交通安全宣传栏,每个周末都派民警到学校门口值勤。
大队正是以这种为民服务的执法理念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方法,用爱心使得景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由原来的不足10%上长到了90%以上。
三、创新勤务机制,凭责任预防事故。大队根据景区旅游交通的特点,加强周末、节假日及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的路面巡逻管控,突出危险路段、恶劣天气、旅游客车的重点管控,实行“节假日上班,平常工作日轮休”的倒休制度,创造性提出“迎高峰、突重点、倒休制、无缝隙”的勤务机制,实现景区道路交通无缝隙管控。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心力、全预防、全方位”和“安全意识落实、源头管理落实、路面管控落实”的“三全”、“三落实”的事故预防机制,狠抓各项交通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一)是成立景区交通安全管理服务“五级”网络。大队坚持“以有限警力,带动无限民力”的理念,成立景区首支交通安全协管队伍,建立景区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管理“五级”网络,形成景区上至管委会分管主要领导,下至景区公路养护员、村民、学生 ,“人人都是交通参与者,人人都是交通安全宣传员”的良好局面。(二)是成立交通安全警务区、警务室。大队租用民房,成立了两个警务区和七个警务室,将90%警力下沉到基层一线,对公路沿线和各村路口实行严格的交通安全管控,及时了解村情民意、村民的出行方式,充分做好村中大型活动和红白喜事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三)是建立车辆“户籍”化的管理制度。大队对旅游车辆和辖区车辆实行了“户籍”化的管理制度,建立警民联系档案,特别是对旅游客运公司车辆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民警们将公司的名称、地址、公司传真电话、车队安全负责人及驾驶员联系方式和对景区交通安全管理意见等方面都一一详细登记后造册,并在每张表格中附上车辆的照片。通过建立“户籍”化管理,可以随时找到该公司的负责人,及时通报驾驶员在景区的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双向管理和有效监督机制。(四)是人工平安测速预防事故。大队对所有进出景区的旅游车辆实行两端人工平安测速。通过“在一点发卡,另一点计时验卡”的方式,一能提醒驾驶员注意景区道路交通情况;二能使驾驶员得到一些时间休息,缓解疲劳驾驶;三能有效控制路面车辆超速、超员现象,极力预防旅游车辆因车速过快,与当地从叉路出行的车辆发生碰撞。(五)是在村道设置减速沟、减速垄和木制“减速带”。三清山公路穿过辖区70%的行政村,平交路口多达46处,其中土路38条,占83%,景区内机动车由村道未加减速进入旅游公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大队采取因地制宜,在路上挖出减速沟、设置减速垄、木制“减速带”来降低车速,有效的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六)是决不放过影响交通安全每个细节。景区时常有大、小沙石滚到路面,民警巡逻时随车带上扫帚和铁铲,发现路面塌方或石头立即清理,避免了摩托车侧滑、汽车躲避不及而发生交通事故;农户建房堆放路上的沙、石、砖等建筑材料,民警将它们沿公路成长线堆放,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停在路边的车辆,民警及时提醒驾驶人将车停放好,积极预防意外发生。通过细节防控,有效预防景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得到广大游客、百姓和相关领导一致称赞。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有长远的意义。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被列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中央政法委要求各地政法机关创新管理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大队正是立足景区实际,怀着一颗真心为民的心,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工作理念、宣传模式、勤务机制等一系列创新交管工作模式创新,努力实践着“增强交通文明意识,感受法制交通正义,体会和谐交通愉悦,享受平安交通幸福”的执法理念,用大爱耸起大山般的肩膀,守护着三清山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和谐,在三乡四水谱写了一曲曲和谐警民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