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部门坚持贯彻“堵疏结合,以疏促堵”原则,切实采取以下八项疏导措施,挤压“黑车”生存空间。
(一)加大公交车辆投入,保障客运市场运力需求。2013年将新购公交车500辆计划,同时在支线、接驳线等客流量较小和道路条件受限的线路上选择更为灵活、安全的中小型公交车,提高运力资源的利用率。
(二)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提高公交客流吸引力。通过线路新辟,将公交服务延伸至外围,不断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通过优化调整,加强公交各级线网之间、轨道交通与公交网络间的衔接转换能力,确保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换乘高效、顺畅,增强公交在客运市场的竞争力。
(三)探索多样化公交服务,拓展客流新的增长点。在组织开行夜间公交线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开行社区接驳小巴、大站线路、高峰时段线路等形式不同、功能各异的公交线路,进一步打破公交服务固定和僵化的定位,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出行需求。
(四)强化营运调度水平,增加公交服务的弹性。针对“打黑”行动重点开展地区,有序组织公交线路班次加密,切实满足市民通勤需求。对服务于火车站、汽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和综合商贸娱乐中心的公交线路,不断延长营运服务时间,以阻断上述地区因公交服务缺位导致的“黑车”滋生现象。
(五)落实吴江与市区的公交衔接,响应群众需求。着手开行3条吴江至市区主要交通枢纽的公交班线,实行公交化定价、公交化营运模式,全面落实吴江与市区公交衔接,为吴江和市区两地的往来提供坚实的大容量客运服务保障。
(六)加快出租车扩容增效步伐,缓解“打的难”矛盾。为缓解主城区出租车运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将积极做好营运数据监测工作,按照《苏州市出租汽车发展规划》,争取省政府支持适量增加出租车运力规模。
(七)加快出租车转型升级,对“黑车”形成精确压制。进一步优化电调系统,完善“预约”服务功能,在2012年电调成功量提升20%创14000笔/日新高的基础上,争取到2013年底电调成功量再提升28%达18000笔/日。
(八)强化源头管理,有力防止“克隆出租车”滋生。以《苏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修订为契机,明确增加对出租车退出营运后的管理内容,特别加强对更新下线车辆监管,以及挂靠车辆更新时旧车强制改色等方面加强研究,力求法规上突破。加强对“克隆出租车”的专项打击力度,形成打击“克隆出租车”的强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