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28日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获悉,针对兰州市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省公安厅组织省内城市畅通工程专家及兰州、天水、武威、金昌、庆阳5城市交警支队业务骨干组成调研组,对兰州市城区交通拥堵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并从近期和中长期两个方面,提出了缓解兰州道路交通拥堵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建议,要通过采取“错时制”上班、控制重复开挖道路、恢复张掖路通行作用、外迁长途客运站等措施来有效解决兰州交通拥堵顽疾。
关注兰州交通拥堵
现状:交通拥堵管理滞后
车辆激增:截至目前,兰州市各类机动车已突破40万辆,10年间增长了6.4倍。而城区仅有停车场1075处,停车泊位48391个(平均每百辆机动车拥有停车泊位12个),远低于国家要求的最低要求(每百辆车20个停车泊位),形成静态交通供需严重失调问题。
公交密集:由于兰州市东西方向城市通道少,限制了公交线路的布设,导致大量的公交线路集中在两侧人口密集、商圈集中黄金客运走廊上,主要是西津路、庆阳路、东岗路和天水路。再加上站点设置不尽合理,致使该路段交通拥堵。
管理滞后:交通指挥中心已建成的105个视频监控点,目前只有一半能正常使用,主要路段、路口和城市出入口没有安装交通流量监控设施,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城区交通流量数据,智能化交通管理效能尚未充分发挥,交通组织管理、信号控制、视频监控、交通事故救援及交通诱导系统尚未有机地结合起来。
拥堵区域及地段:城区道路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主要拥堵路段包括中山路(西关什字—中山桥)、庙滩子桥头、金昌路(甘南路金昌路交叉口—金昌路北什字)、城关大桥(桥北—静宁路北口)、天水中路、瑞德大道(东湖宾馆—定西路东口)、武都路(永昌路什字—武都路什字)、旧临夏路(西关什字南口—雷坛河)等29条。
主要拥堵路口:广场南口丁字路口、广场东口什字、广场西口什字、箭道巷北口丁字路口、平沙落雁路口、广武门什字、金城路北口什字、火车站丁字路口、雁滩桥什字、省委什字、中山桥什字、武都路什字、古玩城什字、新港城什字、安定门丁字路口、中山林什字、五里铺桥什字、西固城什字、庄浪路什字等22处。
关注兰州交通拥堵
现状:交通拥堵管理滞后
建议:提高城区停车费控制重复开挖道路
近期建议
实行“错时”上班制度
将兰州市城市智能交通“畅通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范围,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善集指挥、调度、控制、监控和诱导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建设,逐步扩大管控区域,提高交通管理科技水平。在市区新增道路交通视频监控及交通违法智能监测点200处,新增智能控制交通信号140处,实现南北滨河路、西津路、庆阳路、东岗路等城区主干道交通信号系统控制;加强交通信息诱导系统建设,增设70处交通信息诱导屏,增强实时路况信息发布的诱导功能。
借鉴外地城市做法实行“错时制”,对兰州中心城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错峰出行。
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
合理施划出租车临时停靠点,在设置出租车停靠站点的路段上实行电子监控,加大对不按站点停放的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充分利用调整停车收费政策,提高中心城区的停车成本,以价格杠杆运用市场机制在中心区鼓励社会资本、修建一批高层多功能立体停车场,积极扩容停车空间;鼓励有停车条件的单位和部门开放停车场(库),并完善停车管理措施和停车诱导系统,有效强化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控制重复开挖道路
针对兰州城区道路开挖频繁的现象,建议将道路开挖作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采取统一规划、严格审批、尽量集中统一,控制重复开挖道路,并对道路开挖施工项目要限时完成,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中长期建议
实施系列畅交通工程
省、市两级政府加大兰州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兰州市城市道路建设欠账过多的问题。实施包括以下内容的畅通工程:完善行人过街设施,修建13座人行天桥,有效实现人车分流;新建25个智能化停车场,提升静态交通能力;改造、建设过境道路、城区交通瓶颈路口和断头路、黄河大桥等道路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兰州市东西、南北向交通通道和系统,修建快速路,将南山路、庆阳路西延段、西津路、南北滨河路、北环路形成全互通式立交,打破交通“瓶颈”;完善小西湖立交桥和解放门立交桥的匝道功能,对于交通流量大的安定门、东湖宾馆、五里铺等路段和雁滩通向中心区的交叉口,修建立体交通设施并合理渠化路口路段。
恢复张掖路通行车辆
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广场东西口、东部市场、中山桥、双城门、静宁路与庆阳路什字等交叉口和南北滨河路上,修建人性化过街设施,减少交通冲突点;积极向兰州市政府建议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张掖路步行街改造,恢复其通行车辆,减少中心城区东西主干道少、交通不畅的问题。
外迁货运中心长途客运站
逐步将现有的集贸市场、货运中心、长途客运站外迁,雁滩、庙滩子和七里河三滩等区域在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问题;同时还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建立一个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为骨干,出租车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