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对华侵略战争;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抗日战争的历史起点。
兰州依山带河、形势险要,战时是大西北的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几年间,有关抗战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不断向兰州涌来,兰州作为战时战略大后方优势日益凸显,抗战大后方的地位也由此形成,陇原大地和全国的抗战形势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
战略要地——
兰州是抗战中西北国际交通线的中转站
“兰州依山带河、形势险要,战时是大西北的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当时沿海被日本封锁,而苏联是抗战初期唯一对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大批军事装备,使兰州成为主要中转站。苏联援助中国的战略物资,通过西北国际交通线抵达兰州,再陆续被送往其他战区。”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袁志学这样介绍。
抗战爆发后,随着沿海各省相继沦陷,海外与内地的交通中断,使国际联系和进出口贸易都没有办法进行,从内陆与国际获得联系,并以兰州为基点将物资运送到全国各地,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同时,随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加深,建立西北国际交通线的战略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西北国际交通线应运而生。
“1938年1月,苏联政府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赠送给中国500辆吉斯五型三吨半卡车,载着中国购买的1500多吨汽油,从苏联进入新疆后抵达甘肃,并沿河西走廊到达兰州,但这条路历经上千年历史,道路十分狭窄,不能适应大批车队的通行,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决定以西安到兰州的公路为基础,修筑甘新公路,到1939年甘新公路全线完工。”袁志学说,至此,甘肃省内的陆路修建完成。
同时,苏联同中国的空中航线,也逐渐开始完善,国民政府在兰州设立了第四路司令部(也称兰州空军司令部);甘肃修建了兰州、武威、张掖、酒泉4个飞机场;新疆及内地其他相关省份,也根据空中航行的需要,整修、扩建机场,这使得西北国际航线在抗战时期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
兰州空战——
中国军队大获全胜击落敌机15架
“战场上,拼的就是实力。兰州作为中国空军重要的训练中心,1937年到1941年苏德战争前,先后有苏联军事顾问、专家过往3665人。空军志愿队员轮流参战的达2000余人,组建8个航空兵群,前后运华飞机1235架。在这种情况下,兰州空军的实力十分强大,因此也成为日军攻击的目标。”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邓明告诉记者。
1937年12月4日,由日本海军航空兵精锐部队组成的11架轰炸机,首次空袭兰州。日军飞机经山西五台、陕西葭县(今佳县)、宁夏银川、甘肃靖远到达兰州上空后,被驻兰空军的高炮猛烈射击后,将炸弹投到拱星墩机场后立即逃逸。1938年12月2日,日军确定当时的中国陪都重庆和空军重要训练基地兰州为主要轰炸目标。
1939年2月20日,日军再次空袭兰州,兰州方面严阵以待。从2月20日到23日,兰州空战共击落敌机15架,其中3架坠毁于兰州拱星桥机场东南马家山附近,其余毁落于临洮、榆中、阿干镇、甘草店等地。击毙上田虎雄、井关正夫、三井卓三个大尉、松尾元重少尉等共63人,击伤7人。逃逸的敌机也全部中弹。我方人机均无损失,取得0比15的光辉战绩。此为兰州空战大捷。
兰州“八办”——
革命的接待站 战斗的指挥所
谈到抗日战争时期兰州所作出的贡献时,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副馆长武卫国向记者讲述,“战争历来是国力相拼,而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随着沿海地区的沦陷,提供抗战物资的重任,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内陆省份的肩上。”据统计,抗战期间,甘肃各族人民先后为前线捐款捐物合计金额达18亿元之多,其中,仅粮食就达320万担,各种捐款捐物更是高达7亿元之多。
从1937年9月开始,边区政府在马文瑞等同志的领导下,整理与扩大自卫军1万多人,随时准备奔赴抗战前线。据记载,在1937年,甘肃省每个月的从军人数为5000人,1938年以后则为每月2000人。此外,直接开往前线的部队还有马家军的一个骑兵师。这支部队以英勇、顽强、战绩优异而着称,曾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为中华民族的抗战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据《甘肃省民政志》记载,抗战时期,仅在共产党领导下且有名有姓的牺牲在抗战前线的陇原儿女就有303人。另据甘肃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抗战时期,牺牲在抗战前线的甘籍将士达4746人。
从1937年到1942年的这段时间,也正是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同共产国际以及与苏联共产党的联系,并不断赢得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理解支持。“鉴于这种情况,当时的领导人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三个办事处建立起了与苏联的交通联系。其中,兰州的地理位置最为重要。”武卫国说,周恩来总理就曾经在1939年9月和1940年2月因往返苏联而两次来到兰州,王稼祥、任弼时、冼星海、贺子珍、陈昌浩、冯铉、邓发等领导人都曾经在兰州有过短暂的停留。在此后的日子里,周恩来总理曾经亲地称“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大快人心——
兰州处决混迹在额济纳旗的日本间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日益昭彰。日军一方面调集重兵围攻中国在华北、华东等地的驻军,一方面采取大半径的迂回战略,派遣间谍开始向西北各地渗透,刺探地理、经济情报,挑拨民族关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驻扎内蒙古的日本特务机关开始派出间谍,前往东庙开展特务活动。
这些间谍到东庙以后,用大量的金钱和珍贵物品拉拢一些上层人士,到1937年的时候,活动在额济纳旗的日本特务达到十几人,另外这些日本人还发展了四五十人的汉奸队伍。资料显示,当时日本特务拥有长短枪200余支,汽车数辆,无线电几台。这些日本特务还在东庙修建了飞机场。1937年7月,国民政府派李翰园将额济纳旗日本特务机关全部破获,并捕获10名日本特务及5名汉奸。缴获武器、弹药、文件一批,另有无线电台两部、卡车3辆、军马、骆驼等物资一批。押解日特回到酒泉以后,又派随员及军队在古鲁乃捕获日本特务横田等3人,缴获骆驼一百峰及航空汽油等物资一批。李翰园将13名日本特务及5名汉奸解回兰州后,正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全国人民义愤填膺,所以,在一片愤怒声中,经过审判将日本特务以及汉奸全部予以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