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路的山大南路至利农庄路段道路中央增设了新型隔离护栏,将原属开放性的南北路段以此隔开。增设护栏后,道路中间的两个通道仍为BRT专用道,并用黄线与反光道钉标注。据了解,此次安装的护栏与历山路南段护栏基本相同,可便于夜间驾车的司机认清行车道路,以免误入禁行车道。 (范良 摄)
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
■居民平均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
■公交车站300米半径覆盖范围达到 65%,公交准点率提高10%,高峰期主要交通走廊公交平均运营车速达到18公里/小时以上
■人行道、自行车道上违法占道经营、停车得到全面清理
■中心城区干道交叉口交通守法率达到90%以上
交通拥堵逐渐成为城市通病,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也经常为“堵”所困。9月 25日,在全市治理交通拥堵工作动员大会上,我市公布了《济南市城市交通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整治交通拥堵有哪些新举措?交通拥堵状况如何缓解?三年行动计划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现状
停车泊位缺口49.85万个
道路拥堵,居民出行时间加长。据调查,2009年超过30分钟的居民出行比例比2004年翻了一番。
停车设施不足,停车困难。现在,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62万辆,停车泊位30.7万个,单车平均泊位不足0.5个。按照车辆与停车泊位1:1.3的合理比例,市区停车泊位缺口为49.85万个,数量较大。
公共交通出行时耗长,准点率低,可达性差,服务水平不高。公交乘客平均出行时耗超过50分钟。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体系设施不完善,慢行环境差。存在人行道、自行车道不连续,与公交车衔接不好,停车架等配套设施缺乏、行道树遮阴不足等影响安全、舒适通行的现象。
交通事故频发,居民出行安全性差。2010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共有774起,死亡人数263人,死亡率2.1人/万车,直接经济损失189万元。
原因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出行距离和出行总量大大增加,汽车保有量逐年剧增,机动车交通需求增加迅猛,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少,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机动车的增长,交通供给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公共交通层次单一,大容量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公交线网重复系数高,覆盖范围不足,可达性差;公交场站少,影响公交线网优化;综合公交枢纽缺乏,乘客换乘困难。
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系统不完善,交通条件差,尚未发挥对慢行出行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对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不严,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导致道路被占用情况严重,道路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道路资源分配不合理,公交专用路权路段占比较低,人行道、自行车道空间被挤占,高效率交通方式的路权得不到保护。
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公共停车场缺乏,配建停车场被侵占现象严重。
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及信息化水平不高,道路交通信息诱导系统等交通管理设施建设落后,不能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
目标
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我市要形成保障民生、服务大众、和谐高效的交通服务系统,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力争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
总体目标是:
道路拥堵状况有所缓解,交通出行时耗降低,居民平均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大大提升,居民公交出行比例明显增大。中心城区公交线网重复系数降低到3以下,公交车站300米半径覆盖范围达到65%,公交准点率提高10%,高峰期主要交通走廊公交平均运营车速达到18公里/小时以上,个体交通开始呈现出向公共交通转移的趋势。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明显改善,舒行的绿道系统初步建立。新(改)建干道上,人行道、自行车道空间连续、无障碍,交叉口全面实现自行车交通二次过街;人行道、自行车道上违法占道经营、停车得到全面清理。
交通秩序整治形成长效机制,交通文明及安全水平大大提升。中心城区干道交叉口交通守法率达到90%以上;慢行优先通行权基本得到保障,干道交叉口机动车全面礼让斑马线;全市交通死亡率小于2人/万车。
其中,2012年:以促进绿色交通出行为重点,各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部分拥堵点得到缓解。
具体为: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大力宣传公交服务,成功申办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全面清理人行道、自行车道上违法占道经营、占道停车;优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完善一批支路和社区微循环系统;出台停车收费管理办法,调整核心区机动车交通需求。
2013年:以服务“十艺节”为主题,持续推进各项整治行动,大力提升交通环境品质。
具体为:优化公交线网,优先通行路权,大力促进公交服务便捷化,中心城区公交车站300米半径覆盖范围达到60%,公交准点率提高5%,高峰期主要交通走廊公交平均运营车速达到17公里/小时以上;建设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优先示范区、舒行绿道,公共租赁自行车试运行;圆满完成“十艺节”交通服务任务。
2014年:以引导合理的交通方式结构为抓手,积极构建多元、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全面实现三年整治行动确定的各项目标。
具体为:加快推进大运量公共交通建设,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完善城市快速路网络,构建“南绿北快”城市路网框架;优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理念贯彻落实到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交通综合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八项
整治行动
行动一:文明交通行动
开展“文明交通我行动”系列活动,推行文明交通“名人效应、种子计划”,选聘形象代言人,研究制定《济南市文明交通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办法》,把交通志愿者作为传播文明交通的种子,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文明交通、鼓励市民争创文明交通模范,并将文明交通列入文明县(市)区、村镇、社区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
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交通小使者在行动”活动,完善学生交通违法情况通报制度,将遵守交通法规情况写入个人操行评定。
由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台牵头,开辟交通综合整治专栏,宣传城市政府交通综合整治行动实践,引导居民绿色交通出行,对文明交通行为进行表扬,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曝光。
行动二:路网优化行动
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67处,其中2012年改造44处、2013年15处、2014年8处。
在加快支路网建设方面,新建改建市区支路68公里,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增加微循环,提高道路网密度及交通可达性。具体为:荆山路(仁和路)窑头大沟至二环东路按照规划红线25米加宽,东舍坊街按规划宽度12米翻建道路,机床八厂路(建设路至阳光新路段)按现状宽16米翻建道路,正觉寺小区农贸市场路拆除农贸市场、打通断头路,千佛山西路南延工程按规划新建道路及桥梁,八里洼南路按规划宽度15米拓宽道路,八里洼路东延按规划新建道路,胜利庄东段打通断头路等。
在优化主次干道及快速路网方面,新建改建纬十二路等城市主次干道94公里。建设工业北路至北园大街双快走廊,延伸顺河高架路至二环南路,延伸二环东路、二环西路至绕城高速公路,改造济青高速公路联络线为城市快速路,至2014年城市快速路里程新增90公里。
行动三:公交都市行动
建设轨道交通,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完成轨道交通1、2、5号线长清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1号线及5号线长清段的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大运量轨道交通建设。
建立BRT系统,大力建设公交走廊。建设连接老城区与东、西部地区的BRT走廊及公交专用道,支撑城市带状发展,加快构建BRT网络,提升BRT服务水平,力争到2014年公交专用道总长度达到200公里。具体为:从经四路到工业南路、二环西路、经十东路、工业北路、北园大街西延长线、阳光新路、济齐路至纬十二路、张庄路将建设BRT走廊;二环南路、清河北路、和平路、旅游路、济微路至花园路一线等将开辟公交专用道。
建设公交场站设施,优化公交线网。启动辛西路公交枢纽、黄岗公交枢纽、唐冶公交枢纽、北全福公交枢纽、济南西站综合基地、孙村综合基地、二环西路BRT首末站等7处公交枢纽场站设施建设。
保障运营车辆,改革运营管理。2012、2013、2014三年将分别购置车辆580辆、480辆、800辆。
落实公交优先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重视出租车服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具体为:经十路、经一路、经七路、舜耕路、黑虎泉西路设立出租车即停点。
行动四:绿色出行行动
完善设施建设,实现绿色舒行。完善中心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泉城特色标志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示范区。建设古城片区、环护城河慢行系统、泉水小道及明湖路、泺文路、舜耕路等道路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交通示范区工程,建设腊山河步道和湿地公园步道。推进步行和自行车立体过街设施建设,建设经十路奥体中心、凯旋新城、保利花园、经十路青干院、旅游路千佛山公园南门、经十东路建筑大学南门、花园路历城政务中心、济泺路长途汽车总站路口过街地道。
实施便民工程,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启动公共租赁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在古城区及奥体片区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力争到2014年公共自行车达到1万辆,逐步实现自行车出行成为短距离出行及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工具。
行动五:停车治理行动
推进《济南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出台《济南市停车收费管理办法》、《济南市停车场管理条例》、《济南市鼓励公共停车场建设暂行规定》等法规,遵循路内高于路外、中心区高于外围、白日高于夜间的分区域、分时段差异化收费管理原则,根据交通拥堵状况动态调整收费价格,发挥好停车收费的价格杠杆作用,对交通需求进行合理调控。
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挖掘现有停车资源。对不建、少建、挪作他用的规划停车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鼓励单位及住宅小区停车位共享使用。
制订停车设施建设计划,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要向社会开放马鞍山路、大众广场两处人防地下停车场,加强英雄山路至经十一路、南门地下人防过街通道管理,研究制订利用学校操场建设停车场的可行性实施方案。
行动六:智能交通行动
公交优先智能化方面,建设公交优先走廊电子监控系统,实施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控制。2012年新增多功能电子警察120套、新增公交车道电子监控40套、建设电视监控系统120套,2013年新增多功能电子警察90套、新增公交车道电子监控30套、建设电视监控系统90套,2014年新增多功能电子警察90套、新增公交车道电子监控30套、建设电视监控系统90套。
信号控制智能化方面,2012年新增信号路口15处、完成信号双电源改造50处和经十路信号灯升级更新,2013年新增信号路口20处、完成信号双电源改造100处,2014年新增信号路口15处、完成信号双电源改造110处。
信息服务智能化方面,2012年建设交通诱导显示屏15块、流量检测设备250处,2013年建设交通诱导显示屏15块、流量检测设备350处,2014年建设交通诱导显示屏15块。
行动七:社区循环行动
开放封闭道路,整改封闭式居民小区的公用道路,对社会开放。
对44处开放式社区组织微循环。
建设宁静交通。建设社区连续、安全、舒适的慢行通道,与社区公交车站友好衔接,营造宜居的宁静交通。
行动八:政策导引行动
在法规保障方面,出台《济南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济南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维护实施办法》等法规,加强交通管理政策立法。
在规划指引方面,编制《济南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济南市绿道网规划》等交通专业、专项规划,指引城市交通设施建设。
在政策护航方面,编制《济南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制定资金投入、路权分配、车辆控制等方面的政府规章,建立城市交通影响评价管理机制,实现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