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宣传教育是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警部门而言既是一项业务工作,又是一项基础性的源头工作。《新法制报·交通周刊》(以下简称《交通周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从由江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主管到江西日报社主管,历经数次改版。作为新法制报社与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合办的报纸,新法制报将其定位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机关报予以培育和打造,18年来不断增强周刊的媒体责任、明确办刊方向,不断适应公安交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一如既往地勇担社会责任,服务交通大众。创新办刊理念,努力将其办成一张专业、权威、对读者有价值的报纸。
“文明交通杯”有奖征文活动暨红色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学到了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
与全省公安交警风雨同行18年
说起《交通周刊》,无论是老交警还是年轻的民警都非常亲切。《交通周刊》创刊于1994年,原为《江西交通安全报》,是江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机关报。“可以说,我是看着《交通周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一位民警深有感触地说。
2004年1月1日起,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交通安全周刊》改由江西法制报社(现为新法制报社)主管主办,出版时间亦由原来的每周四出版改为每周六出版。2004年5月1日,《交通安全周刊》全面改版,改名为《交通周刊》,并随着新法制报社的变迁,改由江西日报社主管主办。
尽管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但《交通周刊》作为全省公安交警宣传主阵地的地位始终没有变,一直坚持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为己任,始终与全省交警同呼吸共命运。全省交警也一直关心支持着《交通周刊》的发展。2010年,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再次加大了与新法制报社合办《交通周刊》的力度。当年12月25日,《交通周刊》再次改版,强化了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机关报的办刊定位。
这次改版,从办刊理念、定位、风格、版式、内容等方面对《交通周刊》进行全新改版,使之成为一张既让党委、政府和省交警总队以及全省交警部门认可的政策性权威报纸,又让广大驾驶人员和交通参与者满意的服务性专业报纸。
今年4月,《交通周刊》编辑部针对去年编委座谈会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认真思考,扎实筹备对《交通周刊》进行了再次改版。此次改版在此前基础上,从版面内容和版式上再次强化了周刊定位和办报特色。
《交通周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凝聚了全省交警与新法制报社全体员工的心血,不仅得到了全省交警的认可,赢得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青睐,也得到了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舒晓琴的表扬。
舒晓琴在今年1月4日~5日召开的江西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上说,全省要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为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增强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意识,主动摒弃交通陋习,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交通文明风气。“我们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推动这项工作。《新法制报·交通周刊》办得比较好,我们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做到天天有话题,天天有声音。”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郁耀平、政委叶琳也多次表达了对《交通周刊》的关心与支持,要求全省交警加强对周刊的学报用报工作,守护好、建设好、运用好这块宣传主阵地。
深入挖掘先进典型 铸就交管宣传主阵地
一直以来,《交通周刊》不断巩固和扩大全省交警宣传阵地,深入挖掘和报道了全省交警系统诸多基层创新、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雷锋哥”吕凯就是其中一个。
2011年4月23日,《交通周刊》率先推出“雷锋哥”吕凯先进事迹报道《吕凯:我能感受他们回家的渴望》,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新法制报记者随后深入吕凯工作的交警大队和被救助者群体,推出了吕凯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舒晓琴多次称赞吕凯事迹。
吕凯先后荣获江西省直单位优秀共青团员、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称号、2011年度江西十大法治人物、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2011年9月24日起,《交通周刊》对赣州创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验进行了系列报道,同时,对赣州市全南经验也予以了持续报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全南经验在全省推广。对全国一等车管所吉安市交警支队车管所的突出报道、萍乡“80”后交警勇救落水青年不留名先进事迹的重点报道等先进典型,也引起了极大反响,为促进全省公安交管工作、树立交警良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及时传递热点信息 交管工作“一刊览尽”
《交通周刊》始终围绕全省公安交管的工作重点、交通领域的热点,及时做好新闻策划及宣传报道,使之成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全省公安交管工作的新闻窗口。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江西交警积极投身到当地灾后重建工作中。在对口支援灾区小金县的工作中,江西民警以优异的表现取得了安全突出的成绩:“零违纪、零伤亡、零投诉”,四川省阿坝州公安局为江西援川交警队记集体三等功一次,16名援川交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交通周刊》及时报道了江西交警在当地所展现的风采,社会各界对这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所表现出的优秀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全省交警开展“三访三评”深入大走访活动期间,《交通周刊》从今年2月25日起推出了“三访三评”专版,对总队及各直属支队、设区市支队“三访三评”工作分别进行了深入实地采访,予以整版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全省公安交警系统开展的“清网行动”、“知了行动”、整治“三超一疲劳”、“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等重点工作,《交通周刊》及时开辟专版专栏,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报道,还精心制作了《平安校园》、《责任》、《平安上学路》等特刊,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交通周刊》还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关注交通安全领域的弱点、难点、热点,采写了大量有力度的调查类报道和监督性报道,为推进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4年4月,《交通周刊》以《“黑心”加油站到底有多“黑”》为题,披露了部分加油站掺假、短斤少两大赚黑心钱的内幕,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违规加油站得到查处。2011年3月,针对南昌县沙潭南雷达测速仪测速不准确的问题,《交通周刊》以《雷达测速仪不准“被超速”谁来买单?》为题予以了报道,并进行了追踪采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就此专门发文,要求全省各级交警部门对各地测速仪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启用。
搭建学习平台 勇担交管宣教责任
公安交管工作说到底是为民服务,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交通周刊》作为警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做好版面内容服务读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念和形式,策划和举办了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进一步增强公众生命至上、文明出行的交通意识,在全社会营造遵纪守法、畅通有序的道路环境起到了显着的效果。
《交通周刊》勇于担当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从当年的《伴你同行》、《法制看台》、《服务宝典》,到现在的《以案释法》、《培训基地》、《交通博览》等版面,几次改版,从版面内容上逐步增加了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报纸的可读性、知识性。
为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小手牵大手,进而将安全交通、文明交通的理念深入影响更多的家庭,《交通周刊》从2011年开始,成功承办了两届全省中小学生“文明交通杯”有奖征文活动暨红色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与新法制报社联合主办。这项活动的举办,吸引了全省众多中小学生的积极参加,《交通周刊》编辑部收到1000多篇征文。一名曾经参加过红色夏令营活动的学生家长表示,这样的公益活动既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也让家长们受益匪浅。
此外,《交通周刊》还促进开展了“百万网民学法律”网络知识竞赛中小学生暑期交通安全教育专场活动。
18年风雨历程,《交通周刊》在全省公安交警的见证下,在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关心与支持下,充分发挥全省交通安全宣传主流媒体的作用,为宣传交警形象、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营造和谐文明的交通宣传氛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