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相当数量的大中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随着西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数量以每年超过20%、平均日增机动车902辆的幅度快速增长,今年新增机动车12.53万辆。截至6月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1.1万辆,加上每日45万辆的外地机动车流量,全市每日机动车保有量接近200万辆。数量剧增的机动车辆,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交通拥堵问题事关市民切身利益,缓堵保畅考验着城市管理水平。
解决好这个令人颇为伤神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缓堵保畅工作,充分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和空间,综合运用城市管理手段,迅速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措并举,由公安、交通、市政园林、城管等职能部门参与,媒体宣传监督,市民广泛介入,加快相关制度的制定出台,加大处罚力度等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实施了一场缓堵保畅工程,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出行方便带来的幸福感。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交警、公交、市政等基层一线,调研缓堵工作,问计于民,研究治堵措施。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西安市三年(2012-2014年)城市交通缓堵方案》《西安市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西安市公共停车场建设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文件规定,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治理交通堵塞提供了政策依据。为保证政策落实、工作到位,市委、市政府将缓堵保畅工作任务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针对实施措施所涉及的20家牵头部门和39家责任单位制定考核暂行办法。市规划局、市地铁办等相关单位编制了新一轮线网规划,到2040年我市要在原6条地铁线的基础上增加9条线路,达到15条线路,总长约550公里,建成以后将极大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将地铁、公交车、公共自行车互为衔接、互为补充,构成综合公共交通网络。市交通局在城区11个大客流集散点增发34条线路173辆区间车,在6条线路增发30辆大站快车,避开交堵点,加快线路周转速度。政府有关部门积极组建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点2000个,投入自行车5万辆,覆盖主城区及各开发区核心区域,为群众提供简便快捷的出行条件。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道路改造实际,实施了一批公交专用道建设,今后每年将建30公里-5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到2014年底还将修建17座立交、新建8条快速干线,每年将增设10座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加强对机动车停车秩序专项整顿力度,今年新开建公共停车位2000个,实现沿街单位、社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拆除不符合市政工期要求的道路围挡,地铁三号线拆除了1400多个勘探围挡点,恢复交通秩序。增加快速理赔服务点4个,及时处理交通事故。市文明委组成488人的文明创建监督员队伍,参与交通秩序维护。市公交总公司11000余名驾驶员在203条线路开展“文明公交行动”,45部缓堵保畅示范车将上路示范文明行车。全市各区已成立了382支共6000多人的交通志愿者队伍,轮流到十字路口、主要公交站点宣传交通法规,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倡导文明出行,营造出良好氛围。西安电视台对违规公交车、出租车进行了阶段性的集中曝光。
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在对机动车不限购、不限号、不限行的情况下,城市交通在短时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些交通要道和繁华路段的拥堵现象明显缓解。8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我市缓堵保畅工作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各大网站也予以关注。目前全市上下已形成缓堵保畅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使交通管理符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拥堵现象,还需我们不断加强对城市交通管理的思考探索和不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