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违章查询网欢迎您!7x24小时更新最新数据。直达重庆官方网查询,本站是目前最好用的重庆违章查询平台!
您的位置: 违章查询首页 > 重庆违章查询 > 重庆违章查询 > 正文
重庆交通违章查询

追忆重庆的“前出租车时代”

发布时间:2013-12-18 13:37:59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出门已经习惯在路边招招手,就有一辆黄色的“出租车”停在身边。近日,重庆主城500辆出租车对社会开放刷卡付费功能……在科技进步让人出行越来越方便时,还有多少人曾记得,在没有出租车、没有公共汽车的时代,重庆的市民们是坐着什么交通工具,穿行在大街小巷里?近日,重庆历史研究者陶灵在论坛发表一篇帖子,追忆重庆的“前出租车时代”。

这种街轿称小轿,上世纪初经过轿夫改进为凉轿,才近似于现在的“滑竿”。

街轿 最早的“出租车”

  谈起老重庆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会想起著名的“滑竿”,这种用竹木制成,形制简单的小轿,有“老重庆出租车”之称,曾在许多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中出现过。但陶灵告诉记者,重庆最早的“出租车”并不是滑竿,而是另一种类似的小轿——“街轿”。
  “‘街轿’算起来,应该是重庆最早的‘出租车’。”8月12日,陶灵告诉记者,南宋时期,重庆开始出现官轿,同时民间也出现了一种叫“鸭壳轿”的轿子,抬送老弱病人,“这种轿子,四到八个人抬,结构也比较复杂,当然价格也贵,不适合民间使用。”陶灵说,“到清朝咸丰年间,重庆街头开始出现一种简化版的轿子,结构轻巧,只要两三人抬,更适合在重庆的梯坎上跑,价格也降下来了。”
  “街轿”出现后,这种轻便廉价的交通工具开始在重庆流行开来,据《重庆交通志》等文献资料记载,到民国5年(1916年),重庆城区已有轿行108家,轿子2200顶。

“滑竿”也是重庆当年颇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之一 资料图

“婚庆鼻祖”成山城一景

  随着“街轿”数量增多,重庆人也在琢磨着怎样让它更轻便、更适应重庆。“‘街轿’的结构,跟传统轿子差不多,中间有个轿厢,人就坐在里面,只是做得更轻巧。”陶灵介绍说,到了清末民初,重庆人把轿厢撤了,改成一个搭着凉棚的躺椅,称之为“凉轿”。
  “凉轿”在重庆风行一段时间后,人们干脆把凉轿上的布棚也撤了,用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扎成担架,中间架以竹片编成的躺椅或帆布做的坐兜、前垂脚踏板——没错,这就是老重庆人耳熟能详的“滑竿”。
  尽管“街轿”如今早已消失,但当年的风靡一时,仍然让它在重庆历史中留下了不少痕迹,据重庆文化名人张老侃介绍,在渝中区十八梯,至今有“轿铺巷”地名存在,另外,1883年驾驶轮船首航川江的英国商人立德乐,初来重庆时也曾在日记中写道:“重庆的出租车——轿子,停在各个街角,只要是在城墙以内,不论到什么地方,费用都是25个铜钱”。

上世纪重庆的“黄包车” 资料图

黄包车 坐车出行很有面子

  随着现代文明的传入,1929年,重庆城区第一条马路竣工,自七星岗起,经观音岩、两路口、上清寺至曾家岩。同年,之前只在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流行的、当时十分“洋盘”的交通工具——黄包车出现在这条马路上。
  据《重庆交通志》记载,最早的这一批黄包车共18辆,由嘉尔登、道康两家车行经营。由于车轮用橡胶制作,行驶在马路上富有弹性,坐着很舒服,加之制作精细,车身轻巧,在多坡多巷、道路狭窄的重庆城行驶起来相当便捷,黄包车很快获得了市民的认可,“那时坐黄包车,就跟十几年前打车一样,算是很有面子的行为。”幼时曾见过黄包车行驶的张老侃回忆说。
  据张老侃介绍,重庆山高路不平,拉车十分考验技巧,上坡要一鼓作气,遇有长下坡,车夫便吊在车把上,蜻蜓点水般跳跃下滑,不但车夫危险,乘客都捏一把汗。梁实秋曾在其文章中形容过在重庆坐黄包车的感觉:“连大气也不敢喘,岂止胆战心惊。”

起步价铜板1000文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这种“洋盘”的“出租车”在重庆仍然迅速发展。据《重庆市志》记载,1935年6月,重庆市成立了人力车职业工会,登记会员多达6000名;除了私人开办的车铺,1935年7月,还成立了官办的重庆人力车福利车行,市政府派员任经理,四川地方银行派员任副经理,市公安局负责培训和管理车夫,每天的租金比私人车行低5分,吸引了数百名车夫加入。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成为大后方中心,来自上海、天津、青岛等地的达官贵人大量涌入重庆,这些坐惯了黄包车的富人更是推动了重庆黄包车行业的发展。“《重庆市志》记载,1940年,全市拥有黄包车2019辆。”陶灵介绍说,黄包车的车费十分不菲,法定力资起点便是铜板1000文,每加一段多交800文,“如从两路口到较场口,全程力资算下来要5000文。”
  越来越多的黄包车也造成了交通拥堵等麻烦,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下手令,要求三年内分期予以禁止。然而,由于无法解决车夫的重新就业,黄包车禁而不止,地方当局睁只眼闭只眼。直到解放后,重庆街头的黄包车才逐渐消失。

马匹曾在重庆交通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资料图

马车 出现得比公交车还晚

  在武侠小说中,马和马车是大侠们闯荡四方常用的交通工具,但在重庆,这种交通工具出现的时间却异常晚,直到抗战时期,马车才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出现在重庆城中。
  “早年重庆也有马,但都是作为马帮,行走在黄桷古道上,作为渝黔贸易的工具,市民一般是见不到的。”张老侃介绍说,直到抗战爆发后,广州、武汉相继沦陷,重庆成为国内物资运输枢纽,汽车运输力十分孱弱,交通部为此设置重庆驮运管理所,统筹全国人力兽力运输事宜,以弥补汽车运力的不足。
  在这个大环境下,民国28年(1939年)2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化龙桥开设了重庆城区第一家客运马车行,马车作为城区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种,合法经营化龙桥至上清寺的客运业务。而此时,重庆的第一辆公共汽车都已经投入运营10年了。
  对于重庆城的地形来说,马车颇不实用,既没有街轿的轻便,也不如黄包车快捷,但其运力大,可以装载更多的客人,且价钱便宜,因此成为很受欢迎的交通工具,直到解放初期,重庆建立公交车队时,因为车辆数量不足,还曾用马车当作公交车使用。

声音 “前出租车时代” 反映重庆地貌特色

  “重庆这些特殊的‘出租车’跑出来的,是重庆的历史和文化。”张老侃说,由于重庆的特殊地形,老重庆的“出租车”也跟别处不一样,讲究的是轻便灵活,能随时爬坡上坎,“在这种要求下,重庆的街轿、滑竿一直大行其道,而在别的城市早就出现的黄包车、马车,在重庆就出现得比较晚”。
  重庆解放后,随着国营公交运输体系的建立,依靠人挑马拉的“出租车”们,只留下一些照片和记载,供后人缅怀。“这些东西消失是时代进步的结果,是必然的。”张老侃说,但这些饱含着老重庆风情的交通工具,也许可以在旅游景点等特殊地方,适当进行重现,“现在一些景点已经设置了滑竿,这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更多文章
 近日,綦江区拟将G75巴南站至綦江站点对点“一卡通”调整为:G75巴南站—古剑山收费站、G75巴南站—綦万高速通惠收费站点对点“一卡通”;綦江站至万盛站双向“一卡通”维持不变。  一卡通车辆对象包括:重庆籍持年票的一类客车;路段包括:渝黔高速公路G75巴南站至綦江站,对已缴纳重庆市路桥通行费年费的一类客车,在经G75巴南站进入綦江站收费处时,将可免去单向15元/次的通行费,该项政策已于2011年...
按照公安部深入开展对三超一疲劳和酒后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强化交通疏导,保持严管严查严防,坚决纠正各种交通陋习,努力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的要求,结合重庆市开展的“打非治违”行动,7月1日起,重庆市交巡警总队将针对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群众反响强烈的机动车闯红灯、不按规定驶入导向车道等违法行为,逐步加强非现场纠违力度,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执法力量 创造安全畅通交通环境。 7月...
市民张女士打进服务热线966966反映,作为爱车一族,她和周围的不少朋友都觉得,车窗上的各种检验标志既不美观,又不易撕掉,但若是不贴,又怕被相关部门罚款。那么,针对机动车上的检验合格标志和保险标志,是否应该贴在前挡风玻璃上这个问题,记者随后也咨询了相关部门。  “检验标志一般都贴在车窗右上角,对驾驶员视线没有太大的影响。针对标志不易撕的问题,可以用香蕉水处理。”对此,区车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省市违章查询快速跳转

国内200多省市级城市,按具体省份和具体
城市分类,先选省份再选城市,然后点击
”查询”按钮,便可立即浏览该城市。

汽车团购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