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乡境内各条农村公路上,一块块设计规范,标识醒目的指路标志牌引人注目,线路名称、村庄名,小到自然村都可以通过指路牌找到目的地。桐乡拥有全省密度第一的农村公路,这一条条“毛细血管”不仅是农民群众的致富路,广
袤乡村的发展路,更是发展桐乡旅游产业的枢纽。
如何增添这些“毛细血管”的活力,让公路“血液系统”灵活运转起来?去年以来,桐乡总投入资金665万元,完善农村公路指路体系,对辖区内29条县道大型交叉口指路体系进行升级更新,在县道公路沿线561个自然村设置了指路标志,据悉,该工程将于本月底完成。
指路体系为游客“导航”
占桐乡市公路总量95.4%的农村公路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但由于路网不规则、交叉口多,在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指路体系下,很难找到一条最佳路径到达目的地,导致整个农村公路服务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全国首个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落户桐乡,桐乡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其中桂花村、红杉邨等农家乐陆续编织出了一张桐乡“乡村旅游网络”,为“日游乌镇”转变为“周游桐乡”奠定良好基础。而
农村公路指路标志设置情况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来自驾游游客旅途通畅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金秋之际,桂花飘香的桐乡石门镇桂花村迎来了杭州、上海等地闻香而来的四方游客。国庆小长假期间,上海沈先生一家自驾游前往桂花村一日游,出发前,考虑到桂花村只是一个小村庄,专门网上查询了电子地图并做了相关行程记录。经常自驾游的沈先生一直相信“路在嘴边”,早就做好了沿路询问的准备。在沿途,“桂花村”三个醒目的大字始终没有离开沈先生的视线范围,“靠着桐乡公路沿线一块块标识醒目的指路牌,下了高速后一路轻松到达了目的地桂花村。”桐乡农村公路指路体系在长假期间经受住了实战检验,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指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在桐乡,通行政村率达到100%,在实现村村通路的基础上,农村公路如何当好“领路者”的角色?“景卫”、“新桥”、“御家桥”……沿着320国道深入崇福的乡村,一路上沿线竖起了一块块1.8米×0.9米标准的蓝底白字指路标志,顺着指路标志能够顺利找到目的地。
“以前到农村能够顺利找到村委会,但是到不了下面的自然村,现在算是真正实现了路路通、村村通。”桐乡市公路段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公路指路标志完善的服务功能给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将全市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公路及村道连为一体,实现了将公路网的服务范围延伸到了自然村,实现指路系统的无缝衔接,为公众出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
“我们对辖区内县道沿线自然村进行详细统计,获取准确的地名设置数据。在县乡道路上设置了县乡指向村庄具体名称的指路标志,按照指示牌,司机师傅可以先到达大的行政村,再根据沿线具体自然村的指示牌,在不问路的情况下从高速公路一直找到自然村。”桐乡市公路段相关负责人说,明年该部门计划把指路体系带进乡道、村道,让公路网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