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到武广高铁开通,实现广州与武汉之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到广深港高速铁路开通实现广深两地融入“半小时生活圈”,到厦深、贵广、南广等高铁的热火朝天建设中,从2008年至2012年,广东高铁实现“一跃千里”的跨越。
高速公路方面,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独家获悉,2008年至今年9月,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862.6亿元,预计至今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448公里,形成“两环十射十二大出省通道”主骨架,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珠三角核心区7市高速公路密度高于东京、巴黎、伦敦等世界级都市圈。
窥一斑而知全豹。5年来,广东在交通领域登上一个“新台阶”,人们的心理距离在不断拉近,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在拉大。广东交通基础设施五年大发展,折射出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加快,广东经济腹地大大拉大的发展新格局。
●高铁“一跃千里”
经脉畅通加速经济“血液循环”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颇受“驴友”一族关注的厦深高铁有望明年开通。业内人士认为,厦深高铁的开通,将使广东到厦门旅游步入高铁旅游“同城化”的时代。
目前,在广东境内,除了已经开通运营的武广、广深港高铁,正在建设中的贵广、南广以及厦深高铁也给予无数人出行以期盼。
据了解,贵广高铁线路长857公里,建成后贵阳至广州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20多小时缩至4小时。目前,南广高铁广西段已进入铺轨阶段并有望年底铺通,一旦全线建成通车后南宁至广州只需3小时。
高铁对广东通达周边省区的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从经常在广州与武汉之间演绎“双城记”的小蔡身上可见一斑。小蔡是湖北人,原本在武汉工作。2008年,公司在广州接下建设项目,他被选派到项目部从事管理工作。2009年底武广高铁开通运营,给小蔡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周五下班后回武汉,周日晚上回广州,高铁使往返于两个相隔千里的城市,就像坐公交车那么快捷。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贵广、南广、厦深等高铁的相继通车,广州到南宁、贵阳、武汉、长沙、福州等省会城市的时间将在4小时以内,实现半日到达;珠三角地区将形成真正的“半小时经济圈”,各个城市将实现同城效应。
如果说省际之间高铁加速的是区域之间的发展,那么省内高铁的建设则为广东经济发展打通重要的“通道”,成为广东省内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2011年,广东西部沿海高速铁路深茂段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计划将于2014年建成。西部沿海高速铁路一旦建成,从深圳到茂名将由目前的7小时减少至3小时以内,从湛江到广州时间仅为2小时左右,这不仅让粤西地区与珠三角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延伸了珠三角对粤西区域经济的辐射力。
业内专家认为,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筋脉所在,筋脉通则气血足,交通运输的提速必然会带来“人、财、物”的汇集。高铁建设悄然加速广东经济的“血液循环”,让广东经济发展进入发展快车道。
在广东加强与周边地区往来的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产业升级”效应也进一步凸显。比如,轨道交通的建设带动广东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崛起,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江门)修造基地、广州南车(番禺)城市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出现,带动广东新一轮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业内专家认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生产中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钢铁、机械、电子、化工等,对传统产业五金制品、机电制造产业发展也形成强力推动作用,整体而言对广东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意义举足轻重。
●城轨实现“同城化”
珠三角朝“巴黎都市圈”看齐
今年9月28日,备受瞩目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二期工程正式动工,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了施工期。事实上,无论是开工不久的广佛线二期工程,还是于2011年开通的广珠城轨,都只是珠三角城际“快速网”的一个缩影。
按照珠三角城际轨道网建设规划,珠三角地区规划城际线路将达23条,线网总长达1890公里。到2030年,珠三角地区将建成基本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镇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届时,规划线网密度达4.5公里/百平方公里,若含城市轨道交通、国铁等线网密度达11.8公里/百平方公里,“与巴黎都市圈13.4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密度基本相当”。
2008年12月,首个由广东主导的穗莞深城际轨道项目莞深段正式开工建设,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珠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实施进入全面启动阶段。2009年5月,莞惠城际线相继开工,为珠三角城际轨道建设再度奠定“基石”。
据了解,目前珠三角城际轨道数条项目的投资额高达数百亿元,高达数百亿元的巨额投资对于广东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可期,此外,它还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根据铁路投资有关测算数据,仅2011年,城轨建设项目就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
新一轮轨道交通的建设,一方面突破了城市空间资源限制,缓解中心城市交通、土地、环境资源等瓶颈,另一方面优化区域空间布局,调整空间战略,将人口和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带动区域的协调发展。
广东商学院流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表示,珠三角城轨项目将带动超过600亿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和上千亿元的建材产业。此外,交通一体化将直接促进区域内的客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流动,呈现巨大的“同城化”效应。
●航道港口实现“四年大发展”
“海洋经济”发展有了新支撑
日前,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08年至2012年9月,广东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862.6亿元,预计至今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448公里,比2007年底新增1930公里,形成全省“两环十射十二大出省通道”主骨架。
据省社科院相关评估报告显示,“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基本实现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
5年来,广东基本建成以珠三角核心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与陆路相邻各省区均有两条以上高速公路出省通道。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珠三角核心区7个市(《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7市范围)高速公路密度高于东京、巴黎、伦敦等世界级都市圈。
至2011年底,珠三角区域高速公路里程超过2860公里,是2008年的1.36倍,预计今年珠三角区域内将新建成高速公路28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143公里,超额完成3000公里的目标。
此外,珠三角地区港口货物年通过能力达9.3亿吨,是2008年的1.29倍,提前完成2012年底“四年大发展”的9.1亿吨的目标。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达到4451万标准箱,是2008年的1.32倍,预计到今年年底,珠三角地区集装箱通过能力达4760万标箱,超额完成“四年大发展”4700万标箱的目标。
在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和港口方面,目前全省高等级航道达1294.3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877.3公里,基本形成“三纵三横三线”千吨级骨干航道网,珠三角初步形成以通航1000吨级及以上船舶航道为骨干、连通港澳的航道网,3000吨级船舶可直达肇庆;沟通粤东、北地区的主要航道及琼州海峡出海通道的通航条件较大改善。
在水上交通得以“升级”的同时,全省各地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园的举动频频见诸报端。
●抱团互补“珠联璧合”
广东“经济腹地”纵深拓展
一边是广东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一体化”,另一边是广东与周边省区经济的“珠联璧合”,从而实现产业互补、抱团融合,广东俨然成为华南地区的经济枢纽。
长期以来,“珠三角”以9市经济协调发展闻名于世,但随着高铁、高速公路、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一概念也慢慢延伸,在原来小“珠三角”基础上出现“大珠三角”概念,后来进一步延伸出“泛珠三角”概念,广东一直在其间发挥着主导与核心作用。
仅2008至2010年,珠三角六市就转出企业4056家,投资额3909亿元;其中转到省内企业2049家,转到省外企业2007家,这其中以泛珠地区“落户”居多。
近年来,昆明深圳工业园、衡阳深圳工业园、湘西广州工业园、广西凭祥工业园等的出现,显示出广东经济作为泛珠经济“新引擎”的重要作用,而广东企业也找到凤凰栖息的真正“梧桐木”。
在区域交流方面,旅游合作可说是一大典范。据了解,随着广东与周边地区交通的改善,截至2011年底,广东分别与香港、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海南、云南、福建、四川等省区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这为广东与周边省区的旅游合作构建了坚实基础。
据湖南衡阳市某旅行社一位姓廖的导游介绍,广东是湖南旅行社重点挖掘的市场,以前广东游客总是担心路途遥远而不愿来,一般往返最少3天。如今随着高铁的开通,即使在普通的周末,衡山、凤凰等旅游景点也可以经常听到说白话的“老广”游客。
金融方面,广东与海南、广西、重庆、湖北、云南等省区金融部门进行深入接触,并签定了《粤琼金融合作备忘录》、《泛珠三角区域金融战略合作备忘录》,从而更加发挥了金融作为经济“血液”的作用。
粤东地区“立体交通”
成转型升级“加速器”
对于目前在汕头从事玩具生意的漳州人叶先生来说,近几年交通的变化让他总是充满惊喜和期盼:高速公路、机场甚至高铁的建设或开通,都让他成为受益一族。叶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回趟老家,总为坐大巴发愁,如今机场也开始运营了,高铁开通在即,今后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多了。
去年12月,揭阳潮汕机场正式投入运营。这个刚好处于三市地理中心的新机场,距离汕头、潮州、揭阳市区的距离均为20公里左右,航站楼设计面积达5.5万平方米,2020年将迎来45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粤东三市“汕潮揭同城化”的规划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机场的投入运营只是一个开始,在距离揭阳潮汕机场直线距离仅仅8公里的潮州沙溪镇,厦深高铁的潮汕中心站也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这条经过深圳、惠州、汕尾、揭阳、汕头、潮州、漳州、厦门等市,全长达500多公里的“巨龙”,将粤东地区到珠三角、闽南三角等地的距离大大缩短,一个多层次的社会经济生活圈慢慢在粤东大地成为了现实。
如果说交通对于人们出行的改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的推动发展则是“看不见的实惠”。
据了解,在揭阳潮汕机场附近,一个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商贸流于一体的空港经济区也在同步规划中,空港经济区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预计达500亿元以上,粤东地区将成为吸纳资源要素进入发展的“洼地”。
除了空港经济区,潮州将以厦深铁路潮汕站为核心构建南中国小商品贸易中心,与汕头市金平中心城区的西部生态新城形成“金三角”地带。目前汕潮揭三市围绕“金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正在加紧酝酿实施,三市打算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融合发展。
在粤东地区,专业镇众多是经济的一大特色。在汕头,一提到澄海,人们首先想到“玩具”,一提到潮南区,人们自然想到家居服、内衣>>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表示,近年来,“汕潮揭”地区的产业积聚加速,其发展势头表现迅速,频繁的商务和物流需求需要交通网络“硬件设施”的支撑,这样才能催生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