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10月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调研兰州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时的讲话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轨道交通建设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中秋、国庆长假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在我市专题调研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建设工作,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这一重大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刘伟平省长指出,建设兰州轨道交通,有利于破解兰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交通制约,有利于缓解城市环境污染难题,有利于提升兰州城市形象,有利于兰州加快转型跨越,加速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刘伟平省长对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到2016年国庆前,力争第一条穿越黄河的兰州轨道交通线路投入使用。当前,全市各方面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全力以赴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要看到我们争取到轨道交通项目并开工建设,对兰州的发展来讲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另一方面,要看到如何把这一项目把握好、建设好、运营好,对我们是一个巨大考验和严峻挑战。各方面要真正把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以超常规的思维、举措和作风,来谋划工作、高效建设、协调推进。下一步,要全力加快试验段建设进度,努力探索出一套先进的施工管理办法,为轨道交通全面建设总结和积累经验;要抓好可研报告等文件的后续报批工作,抓紧完善工程总体设计和初步设计,加快上报审查;要做好一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开工的准备工作,并以此倒逼南山路、北环路建设及城区立交改造等畅交通工作;要做好土地储备及地上、地下的综合开发工作,确保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投入和建设;要高标准设计轨道交通沿线地面和地下站点,使轨道交通建设过程成为我市城市功能的提升过程。
会议强调,轨道交通建设是对我们组织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各方面要总结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经验,瞄准国内一流标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一是要高效施工,按照一、二号线一期工程“力争四年、确保五年”完成的进度要求,集中最强的管理和施工力量,体现最高的工程推进效率,创出轨道交通建设的“兰州速度”。二是要精细施工,在项目建设全过程推行超常规安排和精细化管理,积极学习外地城市先进经验,向科学、精细的组织管理要进度、要质量。三是要文明施工,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统筹安排好施工时序,配合交通疏解、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实施对城市运转的影响。四是要安全施工,在突出抓好工程进度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措施要求,特别是要按照刘省长提出的要求,全方位建立工程建设安全档案,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
会议强调,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的重大疑难问题多,考虑项目建设的特点和兰州实际,要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对四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认真研究解决。一是攻克复杂地质结构制约,相关方面要以前期专业勘查数据为依托,组织技术力量,细化施工方案,全面研究工程沿线失陷性黄土层、古河床卵石层以及靠近黄河等实际问题,全力破解复杂地质结构对施工的影响难题。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在现有银团贷款支持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城市发行融资债券的方式,扩充和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另一方面,要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沿线土地开发为杠杆,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BT、BOT等市场化模式参与建设。三是科学合理组织疏导交通,根据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交通疏导预案,组织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管理,最大程度与其他城建项目相协调,保障城市交通畅通,减少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四是统筹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轨道交通地下开挖与现有各类管道改造进行统筹考虑,尽可能借轨道交通建设这一机遇,整合解决城市地下管网不统一的问题。
会议强调,轨道交通建设作为今后几年我市城市建设的龙头和核心项目,各方面承担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从现在起建立例会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协调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全力推进。要充分发挥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牵头作用,以专人负责、专门班子协调的要求,总揽全局工作,统筹协调安排,统一指挥调度。要细化明确各责任单位的职责分工,特别是项目建设指挥部、市建设局、市轨道办、轨道交通公司等直接责任部门,要按照各自任务,全力抓好设计、管理、施工、融资、监管等方面工作。要强化各方面的配合服务,全市各县区、各部门都要把轨道交通建设作为重点保障工作,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形成工作的合力,对项目建设推进到中心城区的征地拆迁等问题,要早摸底、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争取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会议要求,轨道交通建设,也是兰州市民的共同期盼,如何正确引导市民支持和理解,关键在于宣传。宣传部门必须把发动广大市民参与轨道交通建设作为根本,充分调动沿线街道、社区和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对工程建设给市民群众带来的不便,要坚持正面引导,赢得市民支持。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及时通报轨道交通建设进展情况,让市民看到轨道交通的形象进度。相关区政府要善于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切实做好基层群众的宣传引导和沟通协调工作,并将轨道交通建设与治污染工作的开展一起,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对街道的年度考核体系,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使轨道交通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