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三年建成17座立交、8条快速路、32条主次干道,每年新建改造30公里支路,改造60—80个交叉口、公交港湾,建设30—50公里公交专用道,增设10座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努力使公交出行分担率超过45%
鼓励单位开行班车
充分发挥地铁的大运力优势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安出现交通拥堵?面对目前的城市交通形势,西安该如何下好治理拥堵这盘棋?昨日,市建委主任苗宝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预计今后三年机动车辆增长趋势不会减缓,主城区交通需求及压力还将继续加大,道路工程建设会影响部分区段交通,且全市停车设施短缺,城市交通形势依然很严峻。”苗宝明开门见山地说。
“从城市建设角度综合分析,引起交通拥堵的原因比较多。”苗宝明说,一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城市交通系统面临巨大压力。二是公交出行分担率不高,服务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引导市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是当前城市缓解交通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公交分担率一般都在60%以上,而目前我市公交分担率仅为36.7%。”
苗宝明告诉记者,引发拥堵的第三个原因是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不均。近年来我市主城区内一批棚改、城改和其他大型项目纷纷建成使用,但大部分项目存在配建停车设施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这些区域的交通吸引量是改造前的两倍以上,将逐步成为新的城市拥堵点,并难以采取工程措施予以改善。一些新兴开发区、副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目前还没有有效分担城市交通流量。
第四,目前市政工程建设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2012年我市将陆续启动一大批市政工程,其中太白路—丈八路立交、星火路立交、南门与环南路交通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集中在交通拥堵点上,施工期间将对城市交通带来较大影响。
造成拥堵的原因还有静态交通设施严重不足。由于我市一直执行陕西省新建建筑停车场配建标准,配建标准过低,近几年才修改,导致我市建设项目普遍存在停车设施严重不足,且缺口较大。同时,公交车站、换乘枢纽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也严重不足。
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缓堵保畅工作的总体部署,由市建委制定的《西安市缓堵城市交通拥堵三年行动方案》已陆续开始实施。
苗宝明说,我市将利用三年时间,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为引导,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地铁的大运力优势,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增密支路,畅通枢纽,优化节点,力争三年建设完成17座立交、8条快速路、32条主次干道,每年新建改造30公里支路,改造60—80个交叉口、公交港湾,建设30—50公里公交专用道,增设10座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打造“环网相连,节点畅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路网体系;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新区不欠账,老城区还旧账”的目标;积极采用科学管理的综合手段,全面提升城市交通运行能力,努力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今年的缓堵保畅工作,重点就是着力实施公交提速、代征道路收缴、占道经营整治、交通和停车秩序综合整治等措施,引导机动车有序增长和合理使用,努力使公交出行分担率超过45%;建立逐步缓解交通拥堵的长效工作机制。
我市将编制完成《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西安市公交线网调整规划》和《西安市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将大型商业综合体或交通敏感区域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审批环节,严格控制棚户区改造范围延伸,严禁大拆大建。主城区建设用地,将不得突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容积率指标。
同时将鼓励单位开行班车。市建委将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公交车面向社会单位开展班车服务的具体办法,全面开展班车服务。还将研究探索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编制完成《西安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等。
苗宝明表示,缓堵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程,市建委将与我市其他相关部门一起耐心细致、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为全体市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