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里有这样的描述,“老残逆黄河而上,至曹州府董家口。”董家口就是现在的鄄城县董口,老残的背影已经远去,当年他乘坐的小木船也消失在烟波之中,百年后,铁质渡船成了两岸人们过河的主要工具。寒来暑往,铁质渡船也已成为了历史,离当年渡口500米远的地方,一座平整的渡桥稳稳当当地承载起了两岸村民的过河梦。
这样的渡桥在菏泽境内共有11座,它们满足了沿黄20万村民顺利过河的热切盼望。
2004年开始,菏泽交通部门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黄河“以桥代渡”工程,解决菏泽市黄河水上交通问题。
2004年4月14日,黄河以桥代渡工程启动仪式在东明县老君堂举行。
2005年11月30日,南冷寨浮桥建成通车,菏泽市以桥代渡工程全面告捷。
随后几年,全市又陆续建成了伟庄、郭集、辛店集、姚头、高村浮桥等5座浮桥,11座浮桥建成后,彻底解决了沿黄村民过河难的问题。
修桥前:隔河如隔山
黄河菏泽段全长186.5公里,滩险浪大、水流湍急,流经4个县区,13个乡镇,213个村庄,涉及到20万村民和18万亩需要跨河耕种的土地,原本仅有一座黄河大桥和三座社会浮桥运营能力只是杯水车薪。145艘农用渡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但没有固定的码头,没有上下船的防护设施,大部分船只明显老化,设施简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过河成了横亘在滩区百姓心头的一大难。
“俺们村原来苦得很,小孩上学、吃盐买菜、走亲访友、买化肥农药都要坐船过河,隔河如隔山,村里人平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一到秋麦忙天,要到对岸收粮食,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日子简直没法过。”“船走到水里,有浪,一晃悠,粮食掉到水里,你干着急没法捞。”“车辆、粮食、人员都掉下过河。”提起当年的过河难,鄄城县阎楼村的村民们一肚子话。
修桥后:天堑变通途
刘三亮是一位老船工,在黄河上撑船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浮桥建成后船就封存起来,他也“失业”了。当谈起建浮桥的事时他无限感慨地说:“玩船如玩火,坐船的不安全,撑船的也一样,别人是几天过一次河,俺是天天都在河上,家里人担心得很。一听说修浮桥,俺老伴说不撑船也好,省得家里人成天担惊受怕。”
面包车、三轮车,大小车辆往来穿梭,人群熙熙攘攘,鄄城旧城浮桥上一派繁忙景象,黄河不再是阻隔,而成了村民心中可以悠闲观望的风景。往来车辆里既有当地过河耕种的拖拉机、三轮车,也有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牌照的大货车,南来的、北往的,通桥后交通成本的降低活跃了黄河两岸的商贸往来。据统计,每天通过鄄城县浮桥的大小车辆有上千台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