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漏了似的,地上的积水海浪一样” 。北京21日出现61来年最大降水,受暴雨影响,交通大面积瘫痪,居民区内涝,积水最深处达6米,至23日已发现37人死亡。(摘自凤凰网)
7000交警在日夜辛劳,老外街上游泳自得其乐,路人互帮互助很显温情,但生命永远停留在回家的路上更刺痛人们的心。城市惊人内涝之景又再次冲击国人的眼球,内涝之后又不知令多少家庭受损、受伤?
天灾如此,自然之祸,终非人之意愿。此时此景,人们还是禁不住要问,为什么积水总那么快、那么深,而排水总不够快,拷问“城市的良心”——城市排水系统够用、够好、够先进吗?
同在北京,身处暴雨中心,600多年前老祖宗建造的北海团城没有排水明沟,雨过却不留痕,整个团城无一例积水报告。100余年前德国人打造的地下水管系统仍在让天津人受益,极具讽刺的是,天津至今拥有中国最不怕暴雨城市之美誉。人们也鲜有看到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意大利罗马等一些国外大都市内涝成灾,暴雨致“水城”。相较之下,谁应为之汗颜?
曾有统计,全国有62%的城市存在内涝问题,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无一幸免。长江沿线的杭州、南昌、武汉等城市,内涝几乎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遇到暴雨,必现内涝; 2007年,济南、郑州因暴雨造成内涝,造成数十人丧生。如此等等,国内高楼林立、路网纵横、光鲜亮丽的大城市下面,人们看不见的 “城市里子”是多么脆弱,城市管网一年一遇的防涝设计标准正在折磨城市可持续发展。
年年防涝年年涝。每有内涝,民众、媒体必追问如何加强城市科学长远规划、如何加大城市公益系统建设投入、如何加快城市地下管道建设,政府有承诺、有响应、也有行动。广州市近年投入9亿元对城区200多处易浸地点进行改造;2003年开始,南昌市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造城区地下排水系统,正逐步改变“水上漂的城市”面貌;但其它城市大动作改造却不多见,重城市“面子形象”、轻城市“里子工程”的决策思路依旧,滞后的防涝系统仍然“老骥伏枥”,“城市良心”之忧依然萦绕在人们心头。
人们不想“到武汉去看海”,不想看到“水上机场”、“地铁瀑布”、“ 桥下池塘”,更不想看到 “水漫京城”。 人们期盼改观,希望看到“下水管道能跑车”、“实用且壮观”的东京式管网、可供参观的巴黎地下管道。城市的管理者们,城市的规划者们该警醒了,内涝伤了城市,也伤了民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计,为城市生活之祥和、幸福计,亡羊补牢,为时不晚。